【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新型人工电磁超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带内吸波隐身可重构的天线罩。
技术介绍
1、雷达技术作为一种探测手段,因其突出的全天时、穿透能力强、精度高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如气象监测、地质探测、现代通信、海水监测等)。特别是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能够有效地对武器装备和指挥平台造成致命的威胁。在某种程度上,对战争走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为了判定目标散射强弱,研究者提出了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这一概念,用符号σ表示。即平面波照射目标时,在某一方向所产生回波强度的物理量,它是一种假想截面积。目标的隐身性能与雷达最大探测距离有关。在自由空间中,由雷达距离方程可知,探测距离与目标rcs值的4次方根呈正比关系。目标rcs值越小,雷达的探测距离越短,即雷达探测到的回波功率越弱,目标的隐身性能就越好。当目标rcs值缩减12db时,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将缩减50%。因此,为了提高目标在战场上的生存、作战、突防能力,降低目标的rcs是提高目标雷达隐身能力的重要举措。
3、隐身天线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内吸波隐身可重构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周期性设置的n×n个超表面单元(10),每个所述超表面单元(10)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1)、第一介质层(2)、空气层(3)、第二金属层(4)、第二介质层(5)、第三金属层(6)、第三介质层(7)与第四金属层(8),所述第一金属层(1)印制在所述第一介质层(2)的表面,所述第二金属层(4)印制在第二介质层(5)的表面,所述第二介质层(5)与第三金属层(6)紧密接触,所述第三金属层(6)印制在第三介质层(7)的表面,所述第四金属层(8)印制在第三介质层(7)的底面,所述第一金属层(1)与第二金属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内吸波隐身可重构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周期性设置的n×n个超表面单元(10),每个所述超表面单元(10)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1)、第一介质层(2)、空气层(3)、第二金属层(4)、第二介质层(5)、第三金属层(6)、第三介质层(7)与第四金属层(8),所述第一金属层(1)印制在所述第一介质层(2)的表面,所述第二金属层(4)印制在第二介质层(5)的表面,所述第二介质层(5)与第三金属层(6)紧密接触,所述第三金属层(6)印制在第三介质层(7)的表面,所述第四金属层(8)印制在第三介质层(7)的底面,所述第一金属层(1)与第二金属层(4)均加载有有源器件(9),所述第一金属层(1)与第一介质层(2)形成类交指型有源损耗谐振结构,所述第二金属层(4)、第二介质层(5)、第三金属层(6)、第三介质层(7)与第四金属层(8)形成有源频率选择表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吸波隐身可重构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第一金属条(11),在两根第一金属条(11)的内侧边缘均连接有焊接部(12),在焊接部(12)上焊接有电阻(13),在焊接部(12)的内侧连接有竖向分支(15),两侧的竖向分支(15)之间通过所述有源器件(9)电连接,在焊接部(12)的其他两侧还连接有横向分支(14),在两侧的横向分支(14)的内侧均连接有若干交指结构(16),两侧相邻的两个交指结构(16)之间形成电容(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内吸波隐身可重构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指结构(16)包括与所述横向分支(14)连接的第二金属条(161),两侧的交指结构(16)在所述第二金属条(161)的内端形成所述电容(17)。
4.根据权利要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