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882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及方法,属于换热技术领域。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及方法,包括壳体、进液管、出液管、封头一、进气管、出气管、封头二、横隔板、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若干个管程件,所述管程件包括上管段、下管段和弯管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管段、下管段、弯管段组成的管程件,为气态介质提供了较长的流动路径,增加了气态介质与液态介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热量交换的效率,同时,弯管段的设计不仅通过改变介质流动方向,产生扰流和混合效果,有助于打破热边界层,减少热阻,进一步加速了热量传递的过程,还便于承托封头二稳定地与壳体的右侧进行安装,大大简化了安装过程,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尤其涉及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两相流换热技术,作为工业领域一种高效的热量管理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液态和气态两种相态共存的状态下,物质间的热量传递过程尤为关键,为了实现热量在液态和气态介质间的有效转移,工业界广泛采用管壳式热传递设备,该设备充分利用了两相流体的特性,如流体密度、导热性和比热容等参数的差异,通过精确设计和优化,使得热量的传递路径更为高效,这不仅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浪费,同时也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量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

2、然而,目前的管壳式换热设备,通常包括壳程部和若干个管束部,管束部水平分布在壳程部的两侧之间,这种布局虽可使得进入管束的气体能够与壳程部内部的液体进行两相流换热,但是,由于管束在壳程部两侧呈直线分布,流动路径相对较短,热量在液态和气态介质之间的传递往往不够充分,这可能导致部分热量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降低了整体换热效率,增加了能源消耗。为此,针对该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二(16)的内部设有容纳腔(110),用于容纳所述弯管段(23)固定在所述封头二(16)上,所述弯管段(23)的一端连通有与所述上管段(21)右端进行对接的密封接头一(24),所述弯管段(23)的另一端连通有与所述下管段(22)右端进行对接的密封接头二(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靠近内部的上壁固定有多个等距分布的上折流板(111),所述壳体(1)靠近内部的下壁固定有多个等距分布的下折流板(112),所述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二(16)的内部设有容纳腔(110),用于容纳所述弯管段(23)固定在所述封头二(16)上,所述弯管段(23)的一端连通有与所述上管段(21)右端进行对接的密封接头一(24),所述弯管段(23)的另一端连通有与所述下管段(22)右端进行对接的密封接头二(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靠近内部的上壁固定有多个等距分布的上折流板(111),所述壳体(1)靠近内部的下壁固定有多个等距分布的下折流板(112),所述下折流板(112)与上折流板(111)相互竖直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4)的内壁连接有相适配的过滤板(3),所述第二腔室(19)内设有引流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件(4)包括有连接在所述横隔板(17)底部上的竖板(41),所述竖板(41)的底部固定有位于所述进气管(14)顶端口上方对应的倾斜板(42),所述倾斜板(42)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二腔室(19)内底壁相贴合的水平板(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竖板(41)与所述横隔板(17)的顶部为滑动连接时,所述竖板(41)的左侧固定有l型齿板(44),所述l型齿板(44)的内侧壁与右侧之间套设有导杆(45),所述导杆(4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石滨泉孙红汤小美高寄良王伟周涛严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昇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