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返排液处理用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843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用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油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以重量份计,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糊化淀粉并加水溶解,在氮气气氛条件下,加入不饱和聚乙二醇、不饱和短链羧酸、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和引发剂并反应3~8h,反应结束后,对其进行分离提纯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压裂返排液处理用絮凝剂,采用一锅法制备,且溶剂为水,其制备方法简单,同时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絮凝剂,其不仅能够降低压裂返排液的浊度、色度和悬浮物,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返排液的COD、总铁,且对矿化度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裂返排液用絮凝剂,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用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低渗透油气藏成为勘探开发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资料表明,低渗透油藏已占当年油气探明储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水力压裂是现阶段开采低渗透油气藏无可取代的技术,对于油气田稳产、增产起到重要作用。压裂过程中需水量巨大,据报道通常单井的压裂需水量在几千方至上万方,致使压裂返排液产生量达数千方。

2、通常压裂液由稠化剂、交联剂、黏土稳定剂和助排剂等有机、无机药剂组成,在压裂返排后,还会带出地层中大量的钙镁、重金属、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压裂返排液是目前油田中处理难度较高的一种废弃物。压裂返排液的特点如下所示:较高的粘度、较高的盐含量、具有一定的乳化程度。目前,对于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步骤包括:自然沉降、絮凝、过滤、精细过滤。在絮凝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入絮凝剂,考虑到返排液的特性,目前通常采用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其中,聚合氯化铝的效果相对较差,对于聚丙烯酰胺来讲,其虽然效果相对较好,但是,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分子量较大,通常达到数百万,其难以自然降解,导致聚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用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取糊化淀粉并加水溶解,在氮气气氛条件下,加入不饱和聚乙二醇、不饱和短链羧酸、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和引发剂并反应3~8h,反应结束后,对其进行分离提纯即得;所述糊化淀粉、不饱和聚乙二醇、不饱和短链羧酸、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的质量比为100:20~40:3~8: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聚乙二醇为烯丙基聚乙二醇醚、甲基烯丙基聚乙二醇醚中的一种,且其分子量为400~1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短链羧酸为丙烯酸、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用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取糊化淀粉并加水溶解,在氮气气氛条件下,加入不饱和聚乙二醇、不饱和短链羧酸、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和引发剂并反应3~8h,反应结束后,对其进行分离提纯即得;所述糊化淀粉、不饱和聚乙二醇、不饱和短链羧酸、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的质量比为100:20~40:3~8: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聚乙二醇为烯丙基聚乙二醇醚、甲基烯丙基聚乙二醇醚中的一种,且其分子量为400~1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短链羧酸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第一引发剂和过硫酸盐的混合物,所述第一引发剂为硫酸铈、硫酸铈铵、硝酸铈铵中的一种,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福友周胜何雄鹰罗静赵卫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兴澳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