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跌水竖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8366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跌水竖井,主要由井体、进水管、出水管和井体内设置的阶梯坡道、消力池、消力坎、跌水组成。在竖井内设置多级消能通道,利用水流一分为二,通过阶梯坡道、消力池、消力坎的消能,水流产生的水跃底部水流扩散区和表面旋滚区,掺气作用和消力池水垫层的紊动扩散作用,降低下泄水流的流速,提高竖井消能效果的同时有效抑制竖井局部区域的空化空蚀。两股水流剩余的能量对冲,两股水流的流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冲相互抵消了水流的动能,使得水流能量消耗殆尽,跌入下一级的能量仅剩下相对于下一级的势能,没能量叠加积累。适应于排水管道、水利工程大落差等工程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跌水竖井,涉及一种排水工程和水利工程的水工消能构筑物。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面积的建筑和土地硬化,使得地面径流加大,设计的排水管道流量增大,但下游现有的排水管道系统无法承担这么大的流量,造成局部地区内涝。为了解决内涝问题,在一些大城市,应用排水深邃作为错峰存蓄雨水的设施,暴雨时雨水排入深邃,暴雨结束后再采用排水设备将蓄水排出。排水深邃深度较深,设置在城市地下各种管线之下,排水深邃的深度一般都达到10m以上,甚至落差达到20m或更大。排水管道接入深邃时需要设置跌水装置。所谓的竖井就是深度大于平面的宽度或直径,在竖井中设置一些消能构造,避免水流直接落下较大的流水冲击对竖井的破坏。水利工程中,泄洪洞、导流洞也存在较大的落差,也需要设置消能设施。

2、现有技术的跌水井,大多数采用阶梯跌水、旋转跌水、折返跌水、多级跌水等,利用加长水流路径,逐级跌水消耗水流的能量。但上一级的水流能量并未消耗殆尽,剩余的能量与下一级的水流能量叠加,水流跌至最下一级仍有较大的能量,虽然比直接跌水大大消耗了水流能量,但用于超深的跌水构筑物,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跌水竖井,主要包括井体(1)、进水管(2)、出水管(3),其特征是:所述的井体(1)为圆环形,井体(1)的中心设有与井体(1)为同心圆的检修通道(4),以水流进出井体(1)方向为基准,进水管(2)一端为后端,出水管(3)一端为前端,进水管(2)从井体(1)后端的上部接入,出水管(3)从井体(1)前端的下部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竖井,其特征是:所述的井体(1)底部为底板(13),顶部为盖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竖井,其特征是:所述的检修通道(4)正对进水管(2)的位置设有分流堰(15),引导流入分流区(7)的水流向两侧顺坡阶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跌水竖井,主要包括井体(1)、进水管(2)、出水管(3),其特征是:所述的井体(1)为圆环形,井体(1)的中心设有与井体(1)为同心圆的检修通道(4),以水流进出井体(1)方向为基准,进水管(2)一端为后端,出水管(3)一端为前端,进水管(2)从井体(1)后端的上部接入,出水管(3)从井体(1)前端的下部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竖井,其特征是:所述的井体(1)底部为底板(13),顶部为盖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竖井,其特征是:所述的检修通道(4)正对进水管(2)的位置设有分流堰(15),引导流入分流区(7)的水流向两侧顺坡阶梯(5)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竖井,其特征是:所述的顺坡阶梯(5)和反坡阶梯(6)组成的消能通道宽度b为进水管(2)管径d的1~2倍,消能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会滨曲永吉殷会亮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吉亮未来水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