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耳式耳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831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线挂耳耳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挂耳式耳机装置,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配合组装形成壳体,且壳体内部安装有机芯模组,所述壳体上连接有耳挂,机芯模组在佩戴状态下位于耳朵的前侧,且部分耳挂在佩戴状态下位于耳朵的后侧,所述前壳上设置有与机芯模组连接的喇叭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卡口内部的内槽对应配合凸杆外侧端,利用内槽限定凸杆,防止电池盒跟随环套转动,保证电池盒与卡口卡扣配合的稳定性,通过加压的方式能够将电池盒取下,便于对电池盒拆卸与安装,对电池进行更换,还避免了耳机滑落的风险,设计新颖、佩戴稳固舒适、不易掉落,出音口正对耳道,物理方式减少漏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挂耳耳机,特别涉及一种挂耳式耳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佩戴耳机使用电子产品播放音频。

2、其中,不入耳式的耳机的主体部分覆盖耳道,而并非直接塞入耳道中。然而,由于不入耳式的耳机缺少入耳固定的支点,不入耳式的耳机的佩戴稳定性较差,耳机容易从使用者的耳朵上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挂耳式耳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挂耳式耳机装置,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配合组装形成壳体,且壳体内部安装有机芯模组,所述前壳的一端设置有钩状凸起部分,所述前壳和后壳的一端连接有同一个耳挂,机芯模组在佩戴状态下位于耳朵的前侧,且部分钩状凸起部分在佩戴状态下位于耳朵的后侧,所述前壳上设置有与机芯模组连接的喇叭区域,喇叭区域位于耳朵的耳甲腔,并被耳朵的对耳轮、对耳屏及耳屏包裹,所述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耳式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1)和后壳(2),所述前壳(1)和后壳(2)配合组装形成壳体,且壳体内部安装有机芯模组,所述前壳(1)的一端设置有钩状凸起部分,所述前壳(1)和后壳(2)的一端连接有同一个耳挂(3),机芯模组在佩戴状态下位于耳朵的前侧,且部分钩状凸起部分在佩戴状态下位于耳朵的后侧,所述前壳(1)上设置有与机芯模组连接的喇叭区域(4),喇叭区域(4)位于耳朵的耳甲腔,并被耳朵的对耳轮、对耳屏及耳屏包裹,所述后壳(2)上设置有网孔(5),耳挂(3)一端连接有电池盒(6),且电池盒(6)表面转动套接有环套(7),且环套(7)处于耳朵的耳垂后侧部,所述电池盒(6)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耳式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1)和后壳(2),所述前壳(1)和后壳(2)配合组装形成壳体,且壳体内部安装有机芯模组,所述前壳(1)的一端设置有钩状凸起部分,所述前壳(1)和后壳(2)的一端连接有同一个耳挂(3),机芯模组在佩戴状态下位于耳朵的前侧,且部分钩状凸起部分在佩戴状态下位于耳朵的后侧,所述前壳(1)上设置有与机芯模组连接的喇叭区域(4),喇叭区域(4)位于耳朵的耳甲腔,并被耳朵的对耳轮、对耳屏及耳屏包裹,所述后壳(2)上设置有网孔(5),耳挂(3)一端连接有电池盒(6),且电池盒(6)表面转动套接有环套(7),且环套(7)处于耳朵的耳垂后侧部,所述电池盒(6)与耳挂(3)的端部采用螺纹连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耳式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挂(3)端部设置有卡口(9),所述电池盒(6)顶端设置有凸环(10),电池盒(6)顶端的凸环(10)对应卡扣在卡口(9)内部,电池盒(6)内部的电池通过耳挂(3)内部的导线与壳体内部的机芯模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耳式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6)内部固定有十字形杆(11),且凸环(10)内侧环形排布有四个l型板(12),l型板(12)顶端处于凸环(10)内侧,l型板(12)底端处于电池盒(6)内部,且十字形杆(11)的四个杆件分别对应贯穿四个l型板(12)中心处,l型板(12)顶部外凸面固定有贯穿凸环(10)的凸杆(13),且凸杆(13)外侧端对应挤压卡口(9)内侧壁,且卡口(9)内侧壁设置有与凸杆(13)外侧端对应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强齐萌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特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