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井运输安全,具体涉及一种矿井巷道行车安全防护用可变宽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我国煤矿生产中,矿井运输安全事故是仅次于顶板事故的第二大灾害,一旦运输车辆在斜井巷发生跑车事故,下方如有行人或其它作业人员,直接威胁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将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及经济损失。倾斜井巷发生跑车时,多为重车或超重车,除可能造成车辆、轨道、巷道的损坏外,还可能撞坏电源主线路和风、水干管等重要设施,易引发火灾、水灾及爆炸等事故,直接威胁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
2、对于矿井无轨胶轮车跑车事故的防护问题,一直无统一的规范及标准,企业常使用橡胶轮胎或防撞沙箱等放置于巷道壁,个别煤矿也安装了公路缓冲装置,当无轨胶轮车发生失速事故,通过撞击轮胎、沙箱或缓冲装置吸收撞击能量,但是轮胎及防撞沙箱防护效果较差,占用巷道空间范围大,导致矿井失速防护装置保护效果及实用性较差,难以满足有限空间的防护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矿井巷道行车安全防护用可变宽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巷道行车安全防护用可变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缓冲组件(3)依次间隔设置于导向件(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支撑杆(3.4),所述支撑杆(3.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3.4)之间嵌套连接,其中一个支撑杆(3.4)的端部与导向件(1)滑动连接,另外一个支撑杆(3.4)的底部设有滚动单元(3.11),通过所述滚动单元(3.11)伸展或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装置,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巷道行车安全防护用可变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缓冲组件(3)依次间隔设置于导向件(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支撑杆(3.4),所述支撑杆(3.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3.4)之间嵌套连接,其中一个支撑杆(3.4)的端部与导向件(1)滑动连接,另外一个支撑杆(3.4)的底部设有滚动单元(3.11),通过所述滚动单元(3.11)伸展或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能单元为第二纳米吸能体(4.8),所述第二纳米吸能体(4.8)为圆柱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缓冲组件(3)之间通过破管(3.9)和连接纵管(3.12)连接,两个角件(4.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连接纵管(3.12)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3.10)上设有顶片(3.13),所述破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锋,李茂庆,卫琛浩,赵越,党文龙,刘彦军,张辰阳,党世豪,马嘉琛,王若禹,郑欣欣,武科阳,梁晓成,丁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