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充电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世界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无污染或者污染较少的汽车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在这大背景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充电难、充电不方便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样的充电难的问题,已经出现了移动充电车,移动充电车可灵活机动的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
2、现有的移动充电车包括取力发电式充电车,柴油发电式充电车,电池储能式充电车;第一种、取力发电式充电车是指通过移动充电车的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但现有的取力发电式充电车的车辆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且增加分动箱使得车辆重量增加,充电的油电转化效率低,经济性不够好;第二种、柴油发电式充电车是指通过柴油发电机发电,对环境污染大;第三种、电池储能式充电车,其比以上两种充电车更环保,其在车厢内增加储能电池,通过电池储存的电量给车充电,但其能量密度有限,且直接固定在车厢内,车辆选择上受限,此外,储能电池常包括主控模块和多个电池,主控模块内集成有电源模块,多个电池串联后通过同一个电源模块进行低压转高压后才能对待充电的车辆进行充电,这就导致了如果其中一个或者某几个电池出现问题,亦或者电源模块出现问题时,整个充电系统处于瘫痪的状态,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急需研发一款任何车辆都可轻易携带出行的充电装置,且在完成放电后直接替换满电的充电装置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包括多个电池模块,多个所述电池模块顺次堆叠在一起且呈并联设置,以形成电池组件;其中任一所述电池模块均设置有电源模块。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还包括主控模块,且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池模块通信连接。
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着所述电池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主控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池组件的顶部。
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与相邻的所述电池模块可拆卸连接。
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相邻的所述电池模块中的一者形成有凸起部,所述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相邻的所述电池模块中的另一者形成有凹槽部,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槽部相适配。
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块可拆卸连接。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块中的一者形成有凸起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块中的另一者形成有凹槽部,且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槽部相适配。
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任一所述电池模块均包括机壳、电池包、电源模块以及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机壳为内部中空且一侧开口的结构,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所述机壳内;
10、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散热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机壳的一侧开口处,且沿着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源模块的远离所述电池包的一侧。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固定于所述散热装置上,且所述散热装置固定于所述机壳。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第一紧固构件可拆卸连接。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机壳通过第二紧固构件可拆卸连接。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为dcdc电源模块。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7、本申请提供的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中,电池模块与电池模块之间并联连接,而且电源模块不再安装于主控模块内,而是直接集成在单电池模块内,此方案的优势在于:单个电池模块自身直接低压转高压,进而满足高压充电的电压要求,而且彼此不互相影响,即使某个电池模块出现问题,亦或者是某个电源模块出现问题时,整个充电系统仍能正常工作,不会出现充电系统瘫痪、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18、此外,将多个电池模块堆叠成一列,形成电池组件,并且将主控模块安装在电池组件的顶部,加之,模块的体积小,可整体或者零散放置在车厢内,车辆无需做大规模的改装,便可以提供充电服务,实用性更强。
19、此外,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增减电池模块的数量,尤其当较多的电池模块堆叠在一起时,可实现直流大功率充电。
20、此外,单个电池模块集成有散热装置,能够为电源模块和电池包散热,保证电池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有助于延长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模块,多个所述电池模块顺次堆叠在一起且呈并联设置,以形成电池组件;其中任一所述电池模块均设置有电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电池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主控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池组件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与相邻的所述电池模块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相邻的所述电池模块中的一者形成有凸起部,所述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相邻的所述电池模块中的另一者形成有凹槽部,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槽部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块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块中的一者形成有凸起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块中的另一者形成有凹槽部,且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槽部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模块,多个所述电池模块顺次堆叠在一起且呈并联设置,以形成电池组件;其中任一所述电池模块均设置有电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电池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主控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池组件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与相邻的所述电池模块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相邻的所述电池模块中的一者形成有凸起部,所述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相邻的所述电池模块中的另一者形成有凹槽部,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槽部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堆叠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块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