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7895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按照网箱设置、鱼种选择和投放、饵料强化和日常管理,按照金鲳鱼的生活习性选择合适的海域作为网箱的养殖环境,保证健康的养殖环境,按照不同日龄的金鲳鱼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饵料强化,每个阶段依照鱼体的生长情况进行调配,使鱼体在营养、免疫、生长刺激和生物拮抗上达到微生态平衡,抑制细菌性肠炎的繁殖;在清理网箱的同时将鱼种进行波长为597‑3400nm的可见光辐照,可促进鱼体表面释放细胞因子,防止柯氏弧菌、热带铜绿假单胞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经养殖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金鲳鱼的养殖方法成活率为96.5‑98.1%,具有较高的存活率,细菌性结肠炎发病率为0.3‑1.2%,疖疮病发病率0.2‑0.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养殖,特别涉及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1、金鲳鱼是海水养殖鱼类,其学名为“卵形鳍鲳”,俗称金鲳鱼、黄腊鳍等,属于鲈形目、鲹科鲳鲹属。金鲳鱼体长18~74厘米,身体呈卵圆形,纵高而侧扁,鱼头、鱼嘴和眼睛都比较小,身体被小而圆的鳞片,侧线前部稍呈波状弯曲,第一背鳍鳍棘短,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前部鳍条较长,胸鳍宽短,腹鳍短,位于胸鳍基后小方,尾鳍分叉。金鲳鱼体背部呈青灰色,腹部为银白色,奇鳍边缘呈微灰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也是有名的食用鱼类。金鲳鱼属于暖水性中上层洄游鱼类,生活于热带及温带沿海,栖息的水体深度为50~200米,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偶尔在黄海也有发现。

2、金鲳鱼生长迅速,抗病力强,深受养殖者欢迎。虽然金鲳鱼抗病力很强,但由于鱼类种苗品质可能出现的退化,或是养殖环境出现污染,金鲳鱼养殖过程中也出现较多的病害。如细菌性肠炎和疗疮病。其中肠炎病源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全年都有发生,流行高峰期为4~10月,病鱼离群独游,鱼体发黑,食欲减退,甚至完全不摄食,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肠内黏膜脱落,出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鱼种规格为1.0-3.0cm,鱼种长到>3.0cm后投放密度为10-30尾/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三个阶段的饵料强化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的光源波长为597-3400nm的可见光,辐照剂量为0.05-0.07J/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鱼塘水温23-30℃,盐度15-32,氨氮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鱼种规格为1.0-3.0cm,鱼种长到>3.0cm后投放密度为10-30尾/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三个阶段的饵料强化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的光源波长为597-3400nm的可见光,辐照剂量为0.05-0.07j/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鱼塘水温23-30℃,盐度15-32,氨氮0.1-0.3mg/l,溶解氧4-8mg/l,ph值7.0-8.0,光照1000-2000lux,保持水体透明度为40-60c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鲳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龄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乌贼内脏粉10-20份、鱼粉18-22份、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苏曦刘劲平陈贤武詹宇
申请(专利权)人:三亚农投海洋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