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生化纤维束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703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高效生化纤维束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辅助搅拌机构包括叶片、连杆和套环,叶片环绕于搅拌轴的两端,连杆处于叶片之间,套环滑动套装于连杆的外侧,叶片呈弧形设置,叶片呈水平排布于搅拌轴的外侧,叶片设有10‑20个,叶片之间均设有连杆,连杆与叶片配套设置,连杆呈横向排布,连杆外侧均旋转有套环,连杆呈圆柱状,搅拌轴旋转时,叶片和连杆同步旋转,套环朝远离变形层的一侧滑动,变形层和侧板整体回位,此时侧板之间间距增大,侧板侧面的延伸杆同步滑动,使得延伸杆能够于壳体内部呈水平滑动,在延伸杆滑动过程中能够对污水形成水平辅助搅拌,利用上述步骤能够对壳体内部污水形成多方位搅拌,提高搅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尤其涉及高效生化纤维束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1、厨余垃圾发酵后产生污水和气体,其中污水经格栅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漂浮物后,用气提方式输送至反应池进行生化处理,生化处理后进入沉淀池,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而污水处理设备在内部添加纤维束膜工艺段,其采用纤维束作为生物滤料,纤维束滤料采用高分子纤维束作为生物过滤材料,单丝直径可达几十微米到几微米,属于微米级过滤材料,利用该材料对污水进行过滤,针对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启示;

2、对于污水处理设备的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

3、污水处理设备通常通过搅拌机构对污水进行混合,方便后续污水处理,而搅拌机构通常位置固定,只能对固定位置的污水形成混合搅拌,导致搅拌机构无法在搅拌过程中形成延伸搅拌,方便对不同位置的污水形成搅拌,进而无法形成多方位搅拌;

4、目前,现有技术中的cn202111585647.1一种高压生化污水处理工艺组合反应装置,公开了污水处理反应装置,该专利技术所述高压曝气系统的气管与好氧反应单元的上部连接;所述的压力及尾气调节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效生化纤维束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的上端贯穿有进料斗(101),所述壳体(1)的正面通过铰链铰接有出料板(102),所述壳体(1)的两侧转动有搅拌部件(103),所述搅拌部件(103)的内侧旋转有搅拌轴(2),所述壳体(1)的正面贯穿有进气管(104),所述壳体(1)背面的两端贯穿有出气管(104),所述壳体(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格栅(106),所述壳体(1)内部的下端环绕有加热管(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污泥脱水干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01)呈弧形设置,叶片(201)呈水平排布于搅拌轴(2)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生化纤维束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的上端贯穿有进料斗(101),所述壳体(1)的正面通过铰链铰接有出料板(102),所述壳体(1)的两侧转动有搅拌部件(103),所述搅拌部件(103)的内侧旋转有搅拌轴(2),所述壳体(1)的正面贯穿有进气管(104),所述壳体(1)背面的两端贯穿有出气管(104),所述壳体(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格栅(106),所述壳体(1)内部的下端环绕有加热管(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污泥脱水干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01)呈弧形设置,叶片(201)呈水平排布于搅拌轴(2)的外侧,叶片(201)设有10-20个,叶片(201)之间均设有连杆(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污泥脱水干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02)与叶片(201)配套设置,连杆(202)呈横向排布,连杆(202)外侧均旋转有套环(203),连杆(202)呈圆柱状,搅拌轴(2)旋转时,叶片(201)和连杆(202)同步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污泥脱水干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203)呈椭圆状,套环(203)的两端与连杆(202)呈滑动套装,套环(203)于连杆(202)的外侧呈旋转滑动。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钧启吴一兵危瑞菊涂一帆涂一菲涂国强吴一福敖小俊邓红云刘嗣耀朱恩来罗细苟刘佳冯智朱双霞曾凡剑袁春洪陈孝强钟梅春陈欢欢李欣童容英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三余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