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给煤机,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落煤管防堵装置。
技术介绍
1、循环流化床锅炉核心部件是循环流化床炉膛,煤粉的粒径与流化床颗粒呈现匹配状态,达到充分混合,为了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正常运行,需要给煤机将煤粉送入炉膛中,并保证给煤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精准性,以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若原煤水份含量大,极易造成给煤机出口落煤管挂壁、搭桥、堵塞等故障,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异常故障,故通常设置吹风管进行吹通,但是,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的吹扫管存在不能摆动、吹扫范围小、吹扫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的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的吹扫管存在不能摆动、吹扫范围小、吹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落煤管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落煤管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202)包括固定圆板(202a)、动力电机(202b)、第一传动块(202c)及第二传动块(202d),所述固定圆板(202a)设置于吹扫风门(201)内部且与吹扫风门(201)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电机(202b)与固定圆板(202a)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块(202c)与动力电机(202b)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块(202d)与固定圆板(202a)铰接连接,且第二传动块(202d)与第一传动块(202c)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落煤管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落煤管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202)包括固定圆板(202a)、动力电机(202b)、第一传动块(202c)及第二传动块(202d),所述固定圆板(202a)设置于吹扫风门(201)内部且与吹扫风门(201)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电机(202b)与固定圆板(202a)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块(202c)与动力电机(202b)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块(202d)与固定圆板(202a)铰接连接,且第二传动块(202d)与第一传动块(202c)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落煤管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块(202c)包括转动圆盘(202c-1)、转动块(202c-2)、转动柱(202c-3),所述转动圆盘(202c-1)动力电机(202b)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202c-2)与转动圆盘(202c-1)固定连接,转动块(202c-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槽(202c-4),所述转动柱(202c-3)与转动圆盘(202c-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落煤管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块(202d)包括铰接杆(202d-1)、转动槽块(202d-2),所述铰接杆(202d-1)穿过固定圆板(202a)且与固定圆板(202a)铰接连接,所述转动槽块(202d-2)与铰接杆(202d-1)固定连接且靠近第一传动块(202c),转动槽块(202d-2)上设置有辅助滑槽(202d-3)及辅助弧面(202d-4),辅助滑槽(202d-3)与转动柱(202c-3)配合,辅助弧面(202d-4)与转动块(202c-2)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落煤管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203)包括连接弧杆(203a)、铰接环(203b)、铰接框(203c),所述连接弧杆(203a)的一端与铰接杆(202d-1)固定连接,所述铰接环(203b)与连接弧杆(203a)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铰接框(203c)与铰接环(203b)铰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落煤管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框(203c)包括铰接转杆(203c-1)、u形框(203c-2)及抵接斜块(203c-3),所述铰接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刚,吕之昌,孙国强,赵轶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