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窗开闭系统。
技术介绍
1、公开了一种排烟窗开闭装置,对于设置于开闭排烟窗并总是要推开窗主体的阻尼器的力,通过将线绳的一方固定并将线绳围绕在设置于窗主体(拉门)的滑轮上,并将所述线绳的另一方卷绕于设置于既定的高度的手柄操作箱,以将窗主体设为关闭状态,并且通过将卷绕于所述手柄操作箱的线绳的卷绕解除以将窗主体打开(参照专利文献1)。
2、所述排烟窗开闭装置中,紧急用排烟窗打开装置与手柄操作箱分开设置,所述紧急用排烟窗打开装置在不将使另一方卷绕于手柄操作箱的线绳的卷绕释放的情况下,对线绳的一方进行固定及解除。在排烟窗开闭装置中,设置有紧急用排烟窗打开装置专用的烟感知器,通过所述烟感知器的感知信号将紧急用排烟窗打开装置中的线绳的固定解除,在紧急时自动地将窗主体打开。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023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所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排烟窗开闭装置的窗主体(拉门)具有:旋转端部,所述旋转端部能旋转地连结于窗框架的下方框架;自由端部,所述自由端部从旋转端部向上方分开地相对;以及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及所述第二侧部在横向上分开地相对。排烟窗开闭装置在窗主体打开时,在气体阻尼器的施加力的作用下窗主体的自由端部向上下方向下方回旋,窗主体被打开。在将被打开的窗主体关闭的情况下,使窗主体的自由端部向上下方向上方回旋。
>3、窗主体由树脂窗框、铝窗框、铝树脂复合窗框制作,具备相当的重量,在自由端部向上方回旋时(窗主体关闭时)窗主体的自重(重量)和气体阻尼器的施加力发挥作用,因此,在窗主体关闭时操作载荷发挥作用,不仅需要相当于窗主体的关闭操作的力,还必须使手柄旋转多次,在将处于全开的打开状态的窗主体关闭到全闭之前有时需要功夫和时间。
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开闭系统,能减轻在窗主体关闭时发挥作用的操作载荷,无需大力便能容易地将已打开的窗主体关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开闭系统,能在将窗主体打开的初动(日文:初動)时使窗主体顺畅地回旋,无需功夫和时间便能将窗主体顺畅地关闭。
5、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6、用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前提是一种窗开闭系统,包括:窗主体,所述窗主体使自由端部以能旋转地设置于窗框架的旋转端部为中心向上下方向回旋;回旋条,所述回旋条连结于窗主体的自由端部,使窗主体从关闭状态回旋到打开状态,并且从打开状态回旋到所述关闭状态;以及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将回旋条向一个方向放出而使窗主体从关闭状态回旋到打开状态,或者将回旋条向另一个方向卷绕而使窗主体从打开状态回旋到关闭状态。
7、所述前提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能旋转地设置于窗框架并向横向延伸;旋转力施加元件,所述旋转力施加元件使旋转杆向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辊,所述辊设置于旋转杆并连结有回旋条,随着旋转杆的旋转放出回旋条,并且卷绕回旋条;以及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设置于旋转杆并在向缠绕方向或者与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拧转的情况下,向与拧转相反的方向表现出与拧转的角度成比例的转矩,在窗开闭系统中,在旋转杆向放出回旋条的方向旋转时第一扭簧向缠绕方向或者与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拧转,第一扭簧向辊卷绕回旋条的方向表现出卷绕转矩,通过第一扭簧的卷绕转矩向回旋条的卷绕方向对辊的旋转施力,使窗主体从打开状态回旋到关闭状态时的作用于旋转杆的旋转负荷被卷绕转矩减轻。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例,在窗开闭系统中,窗主体的自由端部向上下方向下方回旋而使窗主体从关闭状态打开,以在将窗主体打开时通过窗主体的自重使其自由端部向上下方向下方自动地回旋的方式对第一扭簧的转矩进行调节。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在窗开闭系统中,在将回旋条向另一个方向卷绕而使窗主体从打开状态回旋到全闭的关闭状态时,第一扭簧的拧转恢复,第一扭簧的卷绕转矩消失。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在窗开闭系统中,在将回旋条向另一个方向卷绕而使窗主体从打开状态回旋到全闭的关闭状态时,第一扭簧的拧转恢复,第一扭簧的卷绕转矩消失,之后,第一扭簧向缠绕方向或者与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拧转,在窗主体回旋到全闭的关闭状态下第一扭簧向辊放出回旋条的方向表现出放出转矩(日文:繰り出しトルク),通过第一扭簧的放出转矩向回旋条的放出方向对辊的旋转施力,第一扭簧的放出转矩在使窗主体从全闭的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回旋的初动时发挥作用。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在窗开闭系统中,在经过初动时的时刻第一扭簧的拧转恢复,第一扭簧的放出转矩消失,从经过初动时的时刻起,在旋转杆向放出回旋条的方向旋转时,第一扭簧向缠绕方向或者与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拧转,第一扭簧向辊卷绕回旋条的方向表现出卷绕转矩,通过第一扭簧的卷绕转矩向回旋条的卷绕方向对辊的旋转施力。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旋转机构包括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设置于旋转杆并在向缠绕方向或者与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拧转的情况下,向与拧转相反的方向表现出与拧转的角度成比例的转矩,在窗开闭系统中,在旋转杆向卷绕回旋条的方向旋转,使窗主体从打开状态向关闭位置回旋时,第二扭簧向缠绕方向或者与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拧转,在窗主体处于回旋到全闭的关闭位置时,第二扭簧向辊放出回旋条的方向表现出放出转矩,通过第二扭簧的放出转矩向旋转条的放出方向对辊的旋转施力,第二扭簧的放出转矩在使窗主体从全闭的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回旋的初动时发挥作用。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旋转机构包括第二扭簧的拧转转数第一调整机构,在窗开闭系统中,在使窗主体从全开的打开状态向关闭位置回旋时,通过拧转转数第一调整机构,在旋转杆旋转已设定的圈数之后,第二扭簧的拧转开始。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拧转转数第一调整机构通过第一旋转传递板和第二旋转传递板形成,所述第一旋转传递板设置于旋转杆并与旋转杆的旋转连动地旋转,所述第二旋转传递板在轴向上与第一旋转传递板相邻地配置,并设置于第二扭簧的一端部,第一旋转传递板具有将其旋转传递到第二旋转传递板的旋转传递元件,第二旋转传递板具有接受第一旋转传递板的旋转的旋转被动元件,在拧转转数第一调整机构中,在窗主体从全开的打开状态向关闭位置回旋且旋转杆旋转时,在第一旋转传递板旋转的同时第一旋转传递板的旋转从旋转传递元件经由旋转被动元件传递至第二旋转传递板,通过使第一旋转传递板和第二旋转传递板一起旋转,以将旋转杆的旋转传递至第二扭簧而使第二扭簧的拧转开始。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拧转转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板~第n旋转板,所述第一旋转板~第n旋转板配置于第一旋转传递板与第二旋转传递板之间并在轴向上与第一旋转传递板相邻地排列,第一旋转板~第n旋转板具有接受第一旋转传递板的旋转的旋转被动元件,在拧转转数第一调整机构中,在窗主体从全开的打开状态向关闭位置回旋且旋转杆旋转时,以在第一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开闭系统,包括:窗主体,所述窗主体使自由端部以能旋转地设置于窗框架的旋转端部为中心向上下方向回旋;回旋条,所述回旋条连结于所述窗主体的自由端部,使所述窗主体从关闭状态回旋到打开状态,并且从所述打开状态回旋到所述关闭状态;以及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将所述回旋条向一个方向放出而使所述窗主体从关闭状态回旋到打开状态,或者将所述回旋条向另一个方向卷绕而使所述窗主体从打开状态回旋到关闭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开闭系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窗开闭系统,包括:窗主体,所述窗主体使自由端部以能旋转地设置于窗框架的旋转端部为中心向上下方向回旋;回旋条,所述回旋条连结于所述窗主体的自由端部,使所述窗主体从关闭状态回旋到打开状态,并且从所述打开状态回旋到所述关闭状态;以及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将所述回旋条向一个方向放出而使所述窗主体从关闭状态回旋到打开状态,或者将所述回旋条向另一个方向卷绕而使所述窗主体从打开状态回旋到关闭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开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石守,平塚铁也,
申请(专利权)人:奥依列斯ECO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