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听诊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663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远程听诊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包括检测端设备和医护端设备;检测端设备包括两块分活动板、连接板以及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活动臂;连接板上设置有调距单元,活动板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软胶圈,活动板位于软胶圈的内部区域设置有转动盘和驱动单元;软胶圈内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转动盘上沿径向设置有活动槽,活动槽内设置有听诊头、顶升单元以及电动推杆;不仅可以进行前胸和后背同时检测,而且可以检测多个位置,同时有很好地隔绝外界干扰的效果,保障检测数据的可靠性,而且在成型检测腔室的同时还进行人体形态测量,并依据测量数据来进行检测点位标定,提升检测可靠性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对不同体型范围人体检测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听诊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远程听诊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听诊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诊疗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声学传感器将人体内部的声音转化成电信号,然后通过耳机或扩音器放大和传输这些信号给医生,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声学原理,能够帮助医生听到内部声音并进行疾病诊断。听诊器的核心部件是声学传感器,通常由一个共振膜和一个接收器组成,共振膜是一个薄膜,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它能够感受到人体内部的声音振动,当共振膜受到声波的作用时,它会产生微小的振动,接收器则负责将这些振动转化成电信号,在耳机或扩音器中,电信号会被放大,以便医生能够清晰地听到内部声音。耳机通常是医生直接戴在耳朵上的装置,而扩音器则是将声音放大并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以便多人共同听诊;

2、目前采用的听诊设备,都只能够应用于近距离的检测场景,同时还需要医生进行操作使用,费时费力,资源消耗大,现阶段人们研发的一些远程诊断手段还存在检测位置单一(固定在一个位置检测)、难以兼顾前胸和后背、检测点位不准确、容易受到环境干扰等缺陷,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远程听诊系统及其应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程听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通讯连接的检测端设备和医护端设备;所述检测端设备包括两块分别对应人体前胸和后背的活动板、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板的上端的连接板,以及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活动臂;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调节两个所述活动板间距的调距单元,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供人体头颈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人体肩部对应的护垫;所述活动板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软胶圈,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软胶圈的内部区域设置有转动盘和驱动所述转动盘的驱动单元;所述软胶圈内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活动端均朝向背离所述活动板的方向,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设置有为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听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通讯连接的检测端设备和医护端设备;所述检测端设备包括两块分别对应人体前胸和后背的活动板、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板的上端的连接板,以及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活动臂;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调节两个所述活动板间距的调距单元,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供人体头颈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人体肩部对应的护垫;所述活动板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软胶圈,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软胶圈的内部区域设置有转动盘和驱动所述转动盘的驱动单元;所述软胶圈内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活动端均朝向背离所述活动板的方向,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设置有为软胶圈提供弹性支撑力的弹簧;所述转动盘上沿径向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听诊头、带动听诊头伸出活动槽的顶升单元以及带动所述顶升单元沿所述活动槽移动的电动推杆;所述检测端设备还包括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数据,依据压力读数获取穿戴状态以及软胶圈覆盖的身体区域数据,依据身体区域数据确定检测点位并依据检测点位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所述顶升单元以及所述电动推杆运行,带动听诊头逐个移动到检测点位进行数据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听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截面呈开口朝下的弧形,所述护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凹面所在侧;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槽,所述活动板的上端位于相应所述调节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听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单元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林生刘禹翔莫之准杨美玲倪育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