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及基于高速信号传输电路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663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及基于高速信号传输电路的控制方法,涉及印刷电路领域,所述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包括感值补偿模块、容性调整模块以及换层通孔模块,在接收到高速信号源输出的高速信号时,通过感值补偿模块对高速信号的工作频率进行正偏处理,并将正偏处理后的高速信号输出至换层通孔模块;而在接收到换层通孔模块输出的高速信号时,则通过容性调整模块对高速信号的工作频率进行负偏处理,实现了分别通过感值补偿模块与容性调整模块对高速信号进行升频和降频,以通过高速信号工作频率的二次微调达到高速信号分频的电磁干扰屏蔽效果;降低了整机针对EMI的额外设计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及基于高速信号传输电路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信息创新技术的发展,处理器自身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服务器整机在数据中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中;处理器是服务器整机的处理核心,ddr(double data rate,双倍数据速率)内存作为处理器的高速缓存存储器,同样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器平台,ddr速率也基本上达到了业内先进的ddr 3200等高速速率,为提升处理器计算性能提供了快速的数据传输通道。

2、目前相关技术中的处理器在ddr内存扰码设计和展频设计方面基本属于空白区域,导致处理器虽然在性能上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在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辐射方面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

3、相关技术中在优化emi辐射方面所采用的主要的技术方法是整机设计厂商通过增加外部展频时钟实现高速信号分频,或者通过表层贴吸波材料,增加emi弹片等设计屏蔽掉emi电磁辐射;然而上述方法存在着两个主要缺点,一是会增加整机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包括感值补偿模块、容性调整模块以及换层通孔模块,所述感值补偿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换层通孔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换层通孔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容性调整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高速信号接收模块,所述高速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容性调整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第一高速信号传输线与第二高速信号传输线,所述高速信号源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高速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感值补偿模块的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包括感值补偿模块、容性调整模块以及换层通孔模块,所述感值补偿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换层通孔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换层通孔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容性调整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高速信号接收模块,所述高速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容性调整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第一高速信号传输线与第二高速信号传输线,所述高速信号源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高速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感值补偿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高速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高速信号传输线与所述容性调整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值补偿模块至少包括感值线圈,所述感值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换层通孔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性调整模块至少包括容性负载,所述容性负载的输入端与所述换层通孔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性负载为与所述换层通孔模块相连的圆形焊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焊盘的半径长度大于所述换层通孔模块的半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信号为双倍数据速率高速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林少玲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