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谐振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659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谐振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涉及发电机制造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前、后端盖,安装于两者之间的电机壳、定子和转子,定子嵌装在电机壳内,定子内壁上设置若干电感磁芯和线槽,线槽槽底嵌装定子磁钢,电感线圈安装在电感磁芯上嵌入线槽,用槽楔固定,电感线圈联接接线盒;转子上嵌装圆周排列的转子磁钢,转子嵌装在中心轴上,中心轴穿过前、后端盖嵌装的电机轴承接受外部动力带动转子旋转,转子磁钢和定子磁钢之间的电感线圈因磁通量变化发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转子旋转时电感线圈产生谐振,电磁与装置永磁产生磁共振,谐振叠加磁共振,使转子旋转阻力减弱,电感感抗值降低,从而使装置发电效率大于90%,降低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制造,尤其是一种谐振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


技术介绍

1、发电机的形式很多,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2、发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常由定子、转子、端盖、机座及轴承等部件构成,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产生电流做功。

3、各种商用发电机一直沿用电磁力定律做切割磁力线运动发电,转子或定子预置永磁体或电磁装置,通过转子转动做切割磁力线运动做功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低,无论是材料技术发展还是机械结构优化,目前的发电机发电效率通常只能达到72%左右,市场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提升发电机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谐振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谐振发电装置,包括前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谐振发电装置,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安装于两者之间的电机壳、定子和转子,定子嵌装在电机壳内,所述转子上嵌装圆周排列的转子磁钢,所述转子嵌装在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穿过前、后端盖嵌装的轴承接受外部动力带动转子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内壁上设置若干电感磁芯和线槽,所述线槽槽底嵌装定子磁钢,所述电感磁芯上安装电感线圈嵌入线槽,所述电感线圈用槽楔固定,所述电感线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混联联接到接线盒;所述转子磁钢和定子磁钢之间的电感线圈因磁通量变化发电,通过接线盒输出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谐振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上嵌装的定子磁钢部件的磁极,全部是S极或N极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谐振发电装置,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安装于两者之间的电机壳、定子和转子,定子嵌装在电机壳内,所述转子上嵌装圆周排列的转子磁钢,所述转子嵌装在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穿过前、后端盖嵌装的轴承接受外部动力带动转子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内壁上设置若干电感磁芯和线槽,所述线槽槽底嵌装定子磁钢,所述电感磁芯上安装电感线圈嵌入线槽,所述电感线圈用槽楔固定,所述电感线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混联联接到接线盒;所述转子磁钢和定子磁钢之间的电感线圈因磁通量变化发电,通过接线盒输出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谐振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上嵌装的定子磁钢部件的磁极,全部是s极或n极指向轴心,所述转子上嵌装的转子磁钢的磁极为n极、s极交叉指向轴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谐振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上嵌装的定子磁钢部件的磁极为n极、s极交叉指向轴心,所述转子上嵌装的转子磁钢的磁极全部是s极或n极指向轴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谐振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磁钢之间嵌装导磁磁钢,导磁磁钢的磁极方向与相邻的转子磁钢的磁极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谐振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为非导电、非导磁材料制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谐振发电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天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