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自动分离的集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33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6
本技术公开的油水自动分离的集水井,包括油水分离箱,油水分离箱两侧壁分别水平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纵截面呈“L”形,进水管连接有第一排水明沟;第二通孔内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纵截面呈“L”形,排水管连接有第二排水明沟。该油水自动分离的集水井,进水管进口处高于排水明沟沟底,通过构造上的局部阻力引起水头损失,降低进水明沟中水势能,可沉积掉排水明沟来水中的泥沙,不会对进水管造成於堵;进水管进处高于排水管出口处,根据油水比重不同,出水管低于进水管,实现油水分离,油品浮于水面,以达到外排雨水和截留油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集水排水设备,具体涉及油水自动分离的集水井


技术介绍

1、在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中,油气田站场内雨水有组织地排出站场是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随着地面油品站场建设过程中安全和环保双重要求的不断变化,油品站场只允许洁净雨水有组织地排出站场,并要充分考虑到杜绝检修、工艺操作等出现的油污进入雨水明沟外排的情况发生。而且,《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条文6.5.12也明确要求了“油品站场生产区内雨水宜采用明沟排放,雨水出围墙处应在围墙内设置水封井。”现在的一般做法往往是忽略检修、工艺操作等可能会出现的油污,直接认为站场产生的雨水为洁净雨水并外排,但是大大增加了环保风险,不利于油气田站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考虑到常用的图集《小型排水构筑物》中仅是对与水封井采用暗管连接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图解,没有考虑到排水明沟的水封需求,多是采用排水明沟通过地漏,利用地漏排水管采用暗管排水的形式排至水封井,但是,这种做法存在不足,不能满足油气田站场的使用需求,无法解决油品站场采用明沟排水消除暗管排水带来的密闭空间、形成油气积聚的弊端,无法进行油水分离,采用地漏排水,容易产生杂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水自动分离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水分离箱(3),所述油水分离箱(3)两侧壁分别水平开设有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7)内设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纵截面呈“L”形,所述进水管(4)连接有第一排水明沟(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自动分离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箱(3)顶部设有盖板(6),所述盖板(6)顶面与地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自动分离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箱(3)底部设有底板(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自动分离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7)的最...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水自动分离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水分离箱(3),所述油水分离箱(3)两侧壁分别水平开设有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7)内设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纵截面呈“l”形,所述进水管(4)连接有第一排水明沟(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自动分离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箱(3)顶部设有盖板(6),所述盖板(6)顶面与地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自动分离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箱(3)底部设有底板(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自动分离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7)的最低处高于所述第一排水明沟(1)最低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永飞卢朝辉李小丽胡俊芳陈明辉庞雪颖沈嘉莹
申请(专利权)人: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