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的混合式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616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5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的混合式储能系统,包括储氢系统及与其连接的燃料电池系统,所述燃料电池系统通过DC/AC变换器Ⅰ与电网相连;所述燃料电池系统还通过电机控制器与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相连,所述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与高压中频整流装置相连,所述高压中频整流装置通过DC/AC变换器Ⅱ与电网相连;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和所述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可同时为电网供电,且所述燃料电池系统供电时间长,所述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供电时间短。本技术的储能系统同时具备储能密度高、功率密度大的优点,大大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提升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降低供电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能存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的混合式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储能系统中,储氢和燃料电池系统虽然能量密度高,但燃料电池单位功率的价格高昂;基于感应子电机的飞轮储能系统,虽然功率密度较大,但电机储能密度相对储氢和燃料电池系统偏低;锂电池等电化学储能,虽然储能密度较电机储能密度高,但相对储氢和燃料电磁系统能量密度依然偏低,且价格相对较高。因此,目前电网中所使用的储能系统,要么储能密度高而功率密度低,要么功率密度高而储能密度低,无法同时兼顾储能密度和功率密度。

2、为了克服上述困难,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的混合式储能系统,同时结合了储氢和燃料电池系统及感应子电机。虽然感应子电机储能密度相对较低,但具有很高的功率密度,单位功率的价格相对较低,且可靠性非常高,造价相对燃料电池要低的多。而燃料电池和储氢系统能量密度高,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因此,所述储能系统,除具有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外,还能向电网提供非常大的瞬时有功功率支撑,提升电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的混合式储能系统,包括储氢系统(1)及与其连接的燃料电池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2)通过DC/AC变换器Ⅰ(3)与电网(4)相连;所述燃料电池系统(2)还通过电机控制器(5)与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6)相连,所述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6)与高压中频整流装置(7)相连,所述高压中频整流装置(7)通过DC/AC变换器Ⅱ(16)与电网(4)相连;所述燃料电池系统(2)和所述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6)同时为电网(4)供电,且所述燃料电池系统(2)供电时间长,所述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6)供电时间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的混合式储能系统,包括储氢系统(1)及与其连接的燃料电池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2)通过dc/ac变换器ⅰ(3)与电网(4)相连;所述燃料电池系统(2)还通过电机控制器(5)与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6)相连,所述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6)与高压中频整流装置(7)相连,所述高压中频整流装置(7)通过dc/ac变换器ⅱ(16)与电网(4)相连;所述燃料电池系统(2)和所述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6)同时为电网(4)供电,且所述燃料电池系统(2)供电时间长,所述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6)供电时间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的混合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6)的转子为凸极转子(11),所述凸极转子(11)具有飞轮储能功能,且凸极转子(11)由凸极转子左半部分(1101)和凸极转子右半部分(110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的混合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枢绕组感应子电机(6)的定子上安装有两套电枢绕组(12),且所述两套电枢绕组(12)设置在定子的同一嵌线槽内,分别为电动电枢绕组(1201)和发电电枢绕组(1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坤刘龙建于克训谢贤飞赵庆丽吴政声万航羽王文娟支刚杨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