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程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11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7
本技术涉及煤矿掘进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包括上部支撑架、通气风扇、若干调节支撑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若干固定器,所述若干高度调节组件的顶部分别安装在上部支撑架底部的四边角上,底部分别与对应安装在固定器的顶部,所述通气风扇安装在上部支撑架腔内的底部,所述若干调节支撑组件环形安装在上部支撑架的外侧,支护架利用调节支撑组件的支撑板,使支护架与矿洞内壁顶部更好接触,更好的发挥支护架的支撑作用,加强支护架对矿洞的支撑,提高矿洞内部结构的稳定性,高度调节组件调整上部支撑架的高度,使上部支撑架对矿洞顶部支撑,上部支撑架便于调节支撑组件的安装,调节支撑组件可以更好的支撑煤矿矿洞的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矿掘进防护,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


技术介绍

1、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煤矿大多深埋在地下,人们需要利用矿洞进入地下进行开采,目前大部分煤矿巷道一般采用放炮掘进和机械化掘进,随着掘进机械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和各式的装备不断增多完善,机械掘进已经成为煤矿巷道挖掘的主要方法。

2、在煤矿开采生产作业中需要对矿洞进行固定维护,以防止矿洞的内壁不稳,塌陷造成人员受伤和人员受困。

3、现有的矿洞支护装置一般是采用呈u型的支护架,在面对不规则的矿洞时,容易造成u型的支护架与矿洞内壁之间出现悬空的现象,无法更好对矿洞达到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支护架与矿洞内壁之间存在悬空的现象,使支护架难以更好的对矿洞起到支撑效果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包括:上部支撑架、通气风扇、若干调节支撑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若干固定器,所述若干高度调节组件的顶部分别安装在上部支撑架底部的四边角上,底部分别与对应安装在固定器的顶部,所述通气风扇安装在上部支撑架腔内的底部,所述若干调节支撑组件环形安装在上部支撑架的外侧。

3、优选的,所述上部支撑架包括:底部安装框、加固横梁、两个半环架、若干安装横梁和若干安装口,所述若干安装横梁的顶部均设有一个安装口,两个所述半环架底部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在底部安装框顶部两侧的两端,所述加固横梁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在底部安装框腔内的两侧。

4、优选的,所述若干安装横梁环形阵列式安装在两个半环架之间,所述通气风扇的底部安装在加固横梁顶部的中部。

5、优选的,所述调节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转动口、固定盖、装配口、转动固定块、移动柱和转动把手,所述移动柱的下方设有转动把手,上方与转动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内壁中部设有转动口,所述固定盖底部的中部设有装配口。

6、优选的,所述移动柱的上方依次穿过安装口和装配口用于将固定盖套设在移动柱的上方,所述固定盖位于安装横梁顶部和转动固定块之间,所述转动固定块安装在转动口内部的上方,所述固定盖安装在转动口内部的下方用于将转动固定块固定在转动口内部上方。

7、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上移动柱、下移动柱、调节柱和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柱的中部设有调节把手。

8、优选的,所述调节柱的顶部安装在上移动柱底部的腔内,底部安装在下移动柱顶部的腔内,所述上移动柱的顶部与底部安装框底部的边角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器包括:安装板、两个固定口和两个固定钉,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中部均设有一个固定口,两个所述固定钉的底部分别对应安装在固定口内,所述下移动柱的底部安装在安装板顶部的中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调节的支护架通过设计调节支撑组件使支护架对矿洞内壁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1、1.支护架利用调节支撑组件的支撑板,使支护架与矿洞内壁顶部更好接触,更好的发挥支护架的支撑作用,加强支护架对矿洞的支撑,提高矿洞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12、2.高度调节组件调整上部支撑架的高度,使上部支撑架对矿洞顶部支撑,上部支撑架便于调节支撑组件的安装,调节支撑组件可以更好的支撑煤矿矿洞的顶部,固定器可以增强支护架的固定性,使支护架的底座位置更加的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包括:上部支撑架(1)、通气风扇(2)、若干调节支撑组件(3)、高度调节组件(4)和若干固定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高度调节组件(4)的顶部分别安装在上部支撑架(1)底部的四边角上,底部分别与对应安装在固定器(5)的顶部,所述通气风扇(2)安装在上部支撑架(1)腔内的底部,所述若干调节支撑组件(3)环形安装在上部支撑架(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撑架(1)包括:底部安装框(101)、加固横梁(102)、两个半环架(103)、若干安装横梁(104)和若干安装口(105),所述若干安装横梁(104)的顶部均设有一个安装口(105),两个所述半环架(103)底部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在底部安装框(101)顶部两侧的两端,所述加固横梁(102)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在底部安装框(101)腔内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安装横梁(104)环形阵列式安装在两个半环架(103)之间,所述通气风扇(2)的底部安装在加固横梁(102)顶部的中部。</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板(301)、转动口(302)、固定盖(303)、装配口(304)、转动固定块(305)、移动柱(306)和转动把手(307),所述移动柱(306)的下方设有转动把手(307),上方与转动固定块(30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01)的内壁中部设有转动口(302),所述固定盖(303)底部的中部设有装配口(3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柱(306)的上方依次穿过安装口(105)和装配口(304)用于将固定盖(303)套设在移动柱(306)的上方,所述固定盖(303)位于安装横梁(104)顶部和转动固定块(305)之间,所述转动固定块(305)安装在转动口(302)内部的上方,所述固定盖(303)安装在转动口(302)内部的下方用于将转动固定块(305)固定在转动口(302)内部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包括:上移动柱(401)、下移动柱(402)、调节柱(403)和调节把手(404),所述调节柱(403)的中部设有调节把手(4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403)的顶部安装在上移动柱(401)底部的腔内,底部安装在下移动柱(402)顶部的腔内,所述上移动柱(401)的顶部与底部安装框(101)底部的边角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5)包括:安装板(501)、两个固定口(502)和两个固定钉(503),所述安装板(501)顶部的两侧中部均设有一个固定口(502),两个所述固定钉(503)的底部分别对应安装在固定口(502)内,所述下移动柱(402)的底部安装在安装板(501)顶部的中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包括:上部支撑架(1)、通气风扇(2)、若干调节支撑组件(3)、高度调节组件(4)和若干固定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高度调节组件(4)的顶部分别安装在上部支撑架(1)底部的四边角上,底部分别与对应安装在固定器(5)的顶部,所述通气风扇(2)安装在上部支撑架(1)腔内的底部,所述若干调节支撑组件(3)环形安装在上部支撑架(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撑架(1)包括:底部安装框(101)、加固横梁(102)、两个半环架(103)、若干安装横梁(104)和若干安装口(105),所述若干安装横梁(104)的顶部均设有一个安装口(105),两个所述半环架(103)底部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在底部安装框(101)顶部两侧的两端,所述加固横梁(102)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在底部安装框(101)腔内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安装横梁(104)环形阵列式安装在两个半环架(103)之间,所述通气风扇(2)的底部安装在加固横梁(102)顶部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板(301)、转动口(302)、固定盖(303)、装配口(304)、转动固定块(305)、移动柱(306)和转动把手(307),所述移动柱(306)的下方设有转动把手(307),上方与转动固定块(30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程周锡刚迟珍琳
申请(专利权)人:姜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