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人端的人脸比对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502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端的人脸比对识别装置,涉及人脸识别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底座箱,底座箱内部设有控制芯片且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身份证识别箱,身份证识别箱顶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柱且正面设有下红外测距传感器,两个安装柱之间转动安装有全屏显示器,安装柱表面设有转动机构,全屏显示器内部设有重力感应器,全屏显示器上侧的屏下设有屏下摄像头和上红外测距传感器。本技术通过以控制芯片为核心,构建由电动伸缩杆、转动机构、重力感应器、两个红外测距传感器配合组成的自动升降调角机器人,使得屏下摄像头自动升降和调角,具有更高的识别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端的人脸比对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1、人脸比对识别装置在安全管理、信息登记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其使用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通过扫描身份证接入公安部门的人脸信息数据库并从中快速提取身份证对应的照片,通过面部特征的比对,完成人脸识别和信息登入。

2、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5642737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对比核查装置,能够按照个人身高进行高度的调节,以及多角度地进行脸部特征的采集,提高信息采集的精确度,且能够自动清理摄像头表面的积灰,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度。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需要人为操纵控制按钮才能对摄像头的高度进行调节,无法自动跟随并进行高度自调节,在车站等人流量较高的区域使用时,人为调整速度缓慢,会导致识别效率下降,造成人群排队聚集。

4、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机器人端的人脸比对识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高度可调的人脸比对识别装置其高度的调整无法自动进行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人端的人脸比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箱(1),所述底座箱(1)内部设有控制芯片(3)且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身份证识别箱(5),所述身份证识别箱(5)顶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柱(6)且正面设有下红外测距传感器(13),两个所述安装柱(6)之间转动安装有全屏显示器(8),所述安装柱(6)表面设有用于带动全屏显示器(8)转动的转动机构(7),所述全屏显示器(8)内部设有重力感应器,所述全屏显示器(8)上侧的屏下设有屏下摄像头(9)和上红外测距传感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端的人脸比对识别装置,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人端的人脸比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箱(1),所述底座箱(1)内部设有控制芯片(3)且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身份证识别箱(5),所述身份证识别箱(5)顶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柱(6)且正面设有下红外测距传感器(13),两个所述安装柱(6)之间转动安装有全屏显示器(8),所述安装柱(6)表面设有用于带动全屏显示器(8)转动的转动机构(7),所述全屏显示器(8)内部设有重力感应器,所述全屏显示器(8)上侧的屏下设有屏下摄像头(9)和上红外测距传感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端的人脸比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1)内部设有用于对控制芯片(3)进行防尘保护的保护箱(2),所述安装柱(6)表面设有升降机构(10),所述升降机构(10)表面固定安装有擦拭件(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端的人脸比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3)内设有人脸捕捉控制模块、升降距离计算模块和升降方向判断模块,所述人脸捕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屏下摄像头(9)相连接且输出端与转动机构(7)相连接,所述升降距离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上红外测距传感器(12)、下红外测距传感器(13)相连接,所述升降方向判断模块的输入端与重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升降距离计算模块和升降方向判断模块的输出端均与电动伸缩杆(4)相连接。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岳宏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