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理密植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482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合理密植栽培装置,包括主杆,主杆的顶部套接有高度调节组件,主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块,主杆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表面套接有合紧箍,合紧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间距调节组件,间距调节组件包括横板,横板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丝杆,转动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丝杆套筒,横板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丝杆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本技术一种合理密植栽培装置,通过调节钮的转动带动转动丝杆的转动,通过转动丝杆的转动带动丝杆套筒、导向杆、支杆和第二锥形块的位置进行调节,实现第一锥形块和第二锥形块间距离的调节,以适应不同植株的栽培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栽培装置,具体为一种合理密植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1、合理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其作用主要在于充分发挥土、肥、水、光、气、热的效能,通过调节农作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在栽培的过程中,增加密度,扩大叶面积,光合产物增加,产量上升。但密度过大,叶片相互重叠,株间透光率降低,田间郁蔽,叶片光合作用降低,有机物质积累总量反而减少,产量下降。因此要合理密植,此时由于叶面积的增加,光合产物的增长大超过呼吸消耗量,干物质净增量增多,因此,产量较高。

2、农作物在进行栽培时由于种子发芽率的问题可能存在缺苗现象,一直需要补苗,在日常的补苗中大多通过人工估距进行补苗,可能导致苗株间的种植距离不合理,影响苗株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理密植栽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农作物在进行栽培时由于种子发芽率的问题可能存在缺苗现象,一直需要补苗,在日常的补苗中大多通过人工估距进行补苗,可能导致苗株间的种植距离不合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理密植栽培装置,包括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顶部套接有高度调节组件(2),所述主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块(3),所述主杆(1)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4),所述限位槽(4)的表面套接有合紧箍(6),所述合紧箍(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间距调节组件(7),所述间距调节组件(7)包括横板(8),所述横板(8)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9),所述转动槽(9)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丝杆(10),所述转动丝杆(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丝杆套筒(11),所述横板(8)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12),所述丝杆套筒(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理密植栽培装置,包括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顶部套接有高度调节组件(2),所述主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块(3),所述主杆(1)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4),所述限位槽(4)的表面套接有合紧箍(6),所述合紧箍(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间距调节组件(7),所述间距调节组件(7)包括横板(8),所述横板(8)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9),所述转动槽(9)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丝杆(10),所述转动丝杆(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丝杆套筒(11),所述横板(8)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12),所述丝杆套筒(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理密植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2)包括调节套杆(17),所述调节套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形块(18),所述t形块(18)的两端均套接有防滑套(1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军
申请(专利权)人:阳谷县农业农村局阳谷县畜牧兽医局阳谷县乡村振兴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