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混泥土浇筑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442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19
本技术公开了建筑楼板技术领域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混泥土浇筑楼板,包括塑型板体,塑型板体的上方设置有组装机构,塑型板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塑型板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第一架板上开设有第一置放槽和第二置物槽,该混泥土浇筑楼板由塑型板体、组装机构和支撑机构组成,组装机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混泥土浇筑楼板概念中钢筋安装操作需求多名工人配合工作、耗费较高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问题,组装机构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和准确度,降低人力的技术要求,使钢筋安装过程更加简化和高效,支撑机构则用于支撑塑型板体以及塑型板体上方的钢筋和浇筑混泥土,支撑机构辅助塑型操作,使得浇筑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楼板,具体是一种便于组装的混泥土浇筑楼板


技术介绍

1、混泥土浇筑楼板是指利用混凝土材料进行楼板的施工工艺,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坚固材料,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性、抗拉性和耐久性,浇筑楼板的过程通常需要先进行基础的准备工作,如搭建模板、铺设防水层、设置钢筋等,随后,将混凝土搅拌均匀后倒入模板空间,并通过振捣器进行振实和排气,使混凝土能够充分填满模板,并且排除空隙和气泡,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后,混凝土逐渐凝固硬化,形成坚实的楼板结构,混泥土浇筑楼板的概念符合实际需求和施工要求,能够保证楼板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同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筋、防水等特殊处理,以提升楼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2、现有的混泥土浇筑楼板概念在进行组装操作时要求进行钢筋排列安装操作,这项工作需要多名工人配合工作,他们需要将钢筋按照预定的排列方式进行距离调节和连接操作,将带来较高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因为钢筋的安装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工人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能,而且在操作中需要保证钢筋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装的混泥土浇筑楼板,包括塑型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型板体(1)的上方设置有组装机构(2),所述塑型板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3),所述组装机构(2)包括第一架板(201)、第一置放槽(202)、第一胶槽(203)、第二置物槽(204)、第一钢筋(205)、第二钢筋(206)和第二架板(207),所述塑型板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架板(201)和第二架板(207),所述第一架板(201)上开设有第一置放槽(202)和第二置物槽(204),所述第一置放槽(202)和第二置物槽(204)均为圆槽结构,所述第一置放槽(202)和第二置物槽(204)之间设置有第一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混泥土浇筑楼板,包括塑型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型板体(1)的上方设置有组装机构(2),所述塑型板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3),所述组装机构(2)包括第一架板(201)、第一置放槽(202)、第一胶槽(203)、第二置物槽(204)、第一钢筋(205)、第二钢筋(206)和第二架板(207),所述塑型板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架板(201)和第二架板(207),所述第一架板(201)上开设有第一置放槽(202)和第二置物槽(204),所述第一置放槽(202)和第二置物槽(204)均为圆槽结构,所述第一置放槽(202)和第二置物槽(204)之间设置有第一胶槽(203),所述第一置放槽(20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钢筋(205),所述第二置物槽(20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钢筋(206),所述第一置放槽(202)、第一胶槽(203)、第二置物槽(204)、第一钢筋(205)和第二钢筋(206)从前到后分布在第一架板(2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混泥土浇筑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机构(2)还包括第三置物槽(208)、第二胶槽(209)、第四置物槽(210)、第三钢筋(211)和第四钢筋(212),所述第二架板(207)上开设有第三置物槽(208)和第四置物槽(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混泥土浇筑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置物槽(208)和第四置物槽(210)均呈圆槽结构,所述第三置物槽(208)和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嘉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壹川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