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出极底座的装配结构及电池。
技术介绍
1、单体电芯作为电池能量及能量密度的主要载体,在理论上只要设置足够多的电芯,电动车辆的续航能力就能有效提升。但动力电池的设计是受边界限制的,那么通过何种技术确保在动力电池布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获得相对高的电量及能量密度,对于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显得尤为重要。
2、为解决以上问题,电芯集成方式经历了由ctm(cell to module,电芯集成为模组)到ctp(cell to pack,电芯直接集成为电池包)、ctc(cell to chassis,电芯集成至车底盘)和ctb(cell to body,电芯集成至车身底部)的革新,减少了从电芯单体到动力电池包的中间结构件,从而提升了pack(电池包)的成组率、空间利用率以及能量密度。
3、在ctp\ctc\ctb中,输出极底座作为和汇流排支架总成配合的结构件,需要满足固定输出极汇流排和铜排的要求。现有的输出极底座一般固定在箱体横梁上,输出极底座的上方固定汇流排,只有下方与箱体连接,输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出极底座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出极底座、第二输出极底座和箱体横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底座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横梁为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底座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件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件插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底座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横梁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安装槽贯通所述箱体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极底座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出极底座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出极底座、第二输出极底座和箱体横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底座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横梁为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底座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件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件插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底座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横梁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安装槽贯通所述箱体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极底座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极底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输出极底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第二连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极底座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嵌设柱,所述第一导电件从所述第一嵌设柱的顶部注塑嵌入所述第一嵌设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宁,张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