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检修效率的智能电容器。
技术介绍
1、智能电容器是一种低压配电网降低线损、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能质量和节能降耗的智能型无功补偿设备,智能电容器为模块化设计,通常由高品质电容器、电抗器、智能测控模块、投切开关模块、线路保护模块与人机界面模块组成,广泛应用于居民小区配电系统、市政商业建筑、交通隧道配电系统与箱变、成套柜、户外配电箱内使用。
2、现有智能电容器在配电箱、箱式变压器、成套机柜内多采用多台联机使用,多台智能电容器均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柜体内部,由于柜体内部安装空间狭隘,造成智能电容器之间的间距缩短,导致不易安装,而且,还不容易对其拆卸和检修,因此,本申请人做了有益的设计,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传统智能电容器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拆装便利、提高检修效率、散热效果好的产品。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检修效率的智能电容器,包括固定框架(1)、智能电容器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容器主体(2)的两侧设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设有固定通孔(22),所述固定框架(1)设有多个凹腔(11),所述凹腔(11)设有可活动的支撑板(3),所述固定框架(1)设有紧固件(12),且抵接支撑板(3),使支撑板(3)与固定框架(1)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板(3)设有按压组件(4),所述支撑板(3)的两侧设有固定组件(5),并抵接固定组件(5),当主体抵接按压组件(4),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按压组件(4)活动,触发固定组件(5)活动并设置在固定通孔(22),使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检修效率的智能电容器,包括固定框架(1)、智能电容器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容器主体(2)的两侧设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设有固定通孔(22),所述固定框架(1)设有多个凹腔(11),所述凹腔(11)设有可活动的支撑板(3),所述固定框架(1)设有紧固件(12),且抵接支撑板(3),使支撑板(3)与固定框架(1)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板(3)设有按压组件(4),所述支撑板(3)的两侧设有固定组件(5),并抵接固定组件(5),当主体抵接按压组件(4),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按压组件(4)活动,触发固定组件(5)活动并设置在固定通孔(22),使智能电容器主体(2)与支撑板(3)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检修效率的智能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11)的两侧设有导槽(13),所述凹腔(11)的顶部设有让位通孔(14),所述凹腔(11)设有第一进风口(15),所述固定框架(1)的外部设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设有多个安装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检修效率的智能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两侧设有导块(31),且设置在导槽(13),所述支撑板(3)设有多个限位块(32),且抵接智能电容器主体(2)的外壁,所述限位块(32)之间设有活动通孔(33)、散热器(6),所述活动通孔(33)的两侧设有第一通孔(331),所述支撑板(3)的两侧设有第一凸块(34),且与第一通孔(331)的侧面齐平,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设有延伸板(35),所述延伸板(35)设有第二进风口(351),所述第一进风口(15)、第二进风口(351)的内部设有过滤网(7),所述支撑板(3)的端面设有把手(36),所述支撑板(3)设有两个第二凸块(37),且与端面齐平,所述第二凸块(37)设有盲孔(371),所述紧固件(12)设置在让位通孔(14)的顶部,且抵接盲孔(371)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凯强,何祉辰,何佳泓,何俞瑾,郑微丹,
申请(专利权)人:实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