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冷凝团聚除尘功能的湿法脱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413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16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冷凝团聚除尘功能的湿法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冷却塔、冷凝循环泵和冷凝水箱,吸收塔内设有升气盘、脱硫段和冷凝除尘段,脱硫段位于冷凝除尘段的下方,升气盘设置在脱硫段和冷凝除尘段之间,吸收塔的顶部设有烟气出口,吸收塔的侧壁上设有烟气入口,烟气入口位于脱硫段下方;冷却塔的进口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与冷凝水箱的出口连通,冷却塔的出口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与冷凝除尘段连通,冷凝水箱的进口通过第三循环管路与升气盘连通,第一循环管路上设有冷凝循环泵。本技术通过设置塔外循环冷凝系统,能对循环水进行冷却降温,并将经过冷却降温的循环水喷入吸收塔内,对脱硫后的烟气进行喷淋降温,实现细颗粒物的高效拦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湿法脱硫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冷凝团聚除尘功能的湿法脱硫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燃煤锅炉、非电行业工业炉窑均安装了烟气脱硫系统,其中湿法脱硫工艺在整个烟气脱硫工艺中占比达到95%以上,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喷淋层,以及除尘除雾设备可以出去绝大多数的颗粒物及浆液滴。但是烟气中夹杂着超细干尘,和脱硫喷淋层喷出的部分超细浆液滴难以被普通除尘除雾设备捕集。这些干尘及浆液滴由于粒径小(pm2.5以下),质量轻,受到惯性力的作用很小,很难被传统的脱硫净烟气除雾器、湿式电除尘等净化设备脱除。总量控制下,虽然烟气颗粒物总含量达到了国家要求,但是仍有大量会造成雾霾形成的超细颗粒物及液滴被排放到大气环境中。

2、颗粒物粒径是一种决定其脱除难度的重要参数,特别是在钢铁烧结颗粒物净化、石化fcc烟气颗粒物深度净化中。以钢铁烧结颗粒物为例,研究表明,烧结机产生的颗粒物中pm2.5在pm10中的占比大于99%。经过除尘器和湿法脱硫后,烧结烟气逃逸的颗粒物粒径较燃煤火电逃逸的颗粒物粒径更细,其中pm1占84.17%,pm2.5占85.08%,pm10占85.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冷凝团聚除尘功能的湿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冷却塔、冷凝循环泵和冷凝水箱,所述吸收塔内设有升气盘、脱硫段和冷凝除尘段,所述脱硫段位于所述冷凝除尘段的下方,所述升气盘设置在所述脱硫段和冷凝除尘段之间,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吸收塔的侧壁上设有烟气入口,所述烟气入口位于所述脱硫段下方;所述冷却塔的进口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与所述冷凝水箱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却塔的出口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与所述冷凝除尘段连通,所述冷凝水箱的进口通过第三循环管路与所述升气盘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有冷凝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备冷凝团聚除尘功能的湿法脱硫系统,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冷凝团聚除尘功能的湿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冷却塔、冷凝循环泵和冷凝水箱,所述吸收塔内设有升气盘、脱硫段和冷凝除尘段,所述脱硫段位于所述冷凝除尘段的下方,所述升气盘设置在所述脱硫段和冷凝除尘段之间,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吸收塔的侧壁上设有烟气入口,所述烟气入口位于所述脱硫段下方;所述冷却塔的进口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与所述冷凝水箱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却塔的出口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与所述冷凝除尘段连通,所述冷凝水箱的进口通过第三循环管路与所述升气盘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有冷凝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备冷凝团聚除尘功能的湿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除尘段包括冷凝除雾器和冷凝喷淋层,所述冷凝除雾器位于所述冷凝喷淋层的上方,所述冷却塔的出口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与所述冷凝喷淋层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备冷凝团聚除尘功能的湿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喷淋层设置为多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备冷凝团聚除尘功能的湿法脱硫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良采有林赵玉何祥霍兴甲姚海宙姜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