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信设备固定检修,尤其是涉及基于多智能体协同通信的传输装备。
技术介绍
1、公知的,在多智能体协同通信中信号传输至关重要,电信设备是信号传输必不可少的,电信设备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或光,发送、接收或传送语音、文字、数据、图像或其它任何性质信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统称,电信设备分为基站收发台和基站控制器,通过电信设备固定线杆上位于空中,想要对高空中电信设备进行检修,需要工作人员攀爬在线杆的顶端对电信设备进行检修,人员攀爬在线杆危险系数极高,而且位于线杆上的工作人员操作不便,同时,电信设备位于高空会出现鸟类出现,鸟类在电信设备上停留鸟屎容量掉落在基站收发台上,甚至出现鸟类在电信设备上搭窝的现象,不管是鸟类在电信设备上停留还是鸟类在电信设备上搭窝都容易影响基站收发台的正常运转,另外基站收发台在户外长期使用表面容易覆盖灰尘,基站收发台上覆盖灰尘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基站收发台上覆盖灰尘也会影响基站收发台的正常运转,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协同通信的传输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多智能体协同通信的传输装备,包括固定柱(1)、防护装置(2)、基站收发台(3)、基站控制器(23)和移动装置(4),固定柱(1)上设有防护装置(2)和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4)上设有基站收发台(3),基站收发台(3)上设有基站控制器(23),其特征是:移动装置(4)由第一固定块(7)、第一伺服电机(11)和齿轮(10)构成,第一固定块(7)与固定柱(1)相连接,第一固定块(7)内设有第一伺服电机(11),第一伺服电机(11)上设有齿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协同通信的传输装备,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柱(1)的外壁的两侧上均设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智能体协同通信的传输装备,包括固定柱(1)、防护装置(2)、基站收发台(3)、基站控制器(23)和移动装置(4),固定柱(1)上设有防护装置(2)和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4)上设有基站收发台(3),基站收发台(3)上设有基站控制器(23),其特征是:移动装置(4)由第一固定块(7)、第一伺服电机(11)和齿轮(10)构成,第一固定块(7)与固定柱(1)相连接,第一固定块(7)内设有第一伺服电机(11),第一伺服电机(11)上设有齿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协同通信的传输装备,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柱(1)的外壁的两侧上均设有第一凹槽(5),固定柱(1)上的第一凹槽(5)内设有齿(6),齿(6)至少设置一个,齿(6)有序的排列在固定柱(1)上的第一凹槽(5)内,固定柱(1)上设有第一固定块(7),固定柱(1)的上部面上设有防护装置(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协同通信的传输装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块(7)上部面的中间上设有第一固定孔(8),第一固定孔(8)贯穿第一固定块(7),第一固定块(7)内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11),第一固定块(7)通过第一固定孔(8)套在固定柱(1)上,第一固定块(7)上第一固定孔(8)内壁在与固定柱(1)上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齿轮(10),齿轮(10)至少设置一个,齿轮(10)与第一伺服电机(11)的传动轴相连接,齿轮(10)与固定柱(1)上的第一凹槽(5)内的齿(6)相啮合,第一固定块(7)与固定柱(1)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协同通信的传输装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块(7)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凹槽(9),第二凹槽(9)至少设置一个,第二凹槽(9)有序的排列在第一固定块(7)的外壁上,第一固定块(7)的外壁上的第二凹槽(9)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保峰,樊会涛,姚珊,余洋,邹怡蓉,吴哲明,马明亮,陈洪涛,曾升,张高远,张冀,陶发展,张平,孙力帆,王东署,陈韵然,刘一凡,孙振云,石贤贤,郭冬梅,王赛兵,王柳江,张龙妹,孟雪,聂辰菲,赵敬铭,
申请(专利权)人:龙门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