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375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包括三层结构,分别为聚丙烯基层、粘结层和热封层;其中热封层按重量份由10‑70份的1‑丁烯、20‑90份的丁烯共聚物、0.5‑1.0份的抗氧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聚丙烯薄膜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热封,提高了封口的平整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已经商业化的1‑丁烯,丁烯共聚物,丙烯共聚物,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聚丙烯薄膜的热封强度在室温下可以实现自增强,增加包装的气密性、降低褶皱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特别涉及一种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丙烯薄膜因其具有质轻、透明、无毒、防潮的特点,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气体阻隔性能,耐高温、耐擦伤性能,被广泛用于食品、医疗、农业等领域,具有“包装皇后”的美誉。聚丙烯热封薄膜一般为三层共挤,芯层为均聚聚丙烯,上层和下层为共聚聚丙烯。芯层熔点高,可以为薄膜提供良好的力学性能;上下表层具有较低的熔点,通常作为热封层。

2、聚丙烯热封薄膜在用于包装材料时,需要通过热封将开口封闭以保证其气密性。薄膜的热封层材料在受热情况下变为粘流状态,借助于烙铁的压力作用相互渗透、融合为一体,当烙铁离开时,热封层材料冷却结晶并保持一定的力学强度。聚丙烯薄膜的热封层材料一般为共聚聚丙烯,通过降低材料的熔点和结晶度实现热封功能。然而,以共聚聚丙烯作为热封层材料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共聚聚丙烯的起始热封温度高,在高的热封温度下,聚丙烯薄膜收缩不均匀,容易产生褶皱;如果降低热封温度,虽然封口的平整性提高,但是分子链运动能力变弱,热封层之间的相互渗透程度减弱,导致热封强度不够。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包括三层结构,分别为聚丙烯基层、粘结层和热封层;其中热封层按重量份由10-70份的1-丁烯、20-90份的丁烯共聚物、0.5-1.0份的抗氧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基层、粘结层和热封层的厚度分别为:12-18um、2-4um、2-4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丁烯共聚物为丁烯-乙烯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为丙烯共聚物,所述丙烯共聚物为丙烯-丁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包括三层结构,分别为聚丙烯基层、粘结层和热封层;其中热封层按重量份由10-70份的1-丁烯、20-90份的丁烯共聚物、0.5-1.0份的抗氧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基层、粘结层和热封层的厚度分别为:12-18um、2-4um、2-4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丁烯共聚物为丁烯-乙烯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为丙烯共聚物,所述丙烯共聚物为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夏琛牛芳芳樊虎吴烨潘鹏举王宝杜芳琪卢琳韩乐园郑闪闪钱翠珠董宁宁贾桥东丁雪高雪峰朱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