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3713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换热器模型,在两流体支路的入口和出口上建立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换热器模型的换热方式包括顺流、逆流或交叉流;获取流体支路入口和出口之间的温度差,以及流体的流量;计算换热器模型的传热单元数、传热效能和最大可能传热量;基于传热效能确定换热器模型的换热效率;基于传热单元数,确定是否对换热器模型的换热面积进行调整;基于最大可能传热,计算流体之间的实际传热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较少的参数对换热器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简单,通过计算得到的指标能够对换热器模型的效率进行有效的评价,对换热器模型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仿真模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能源系统的仿真建模是智慧能源、数字能源孪生系统的基础。而换热器是能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件,是热泵、空调和制冷机组等设备中的基础部件之一,是系统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必须设备,所以对换热器仿真建模的研究是能源仿真系统的基石。

2、现有技术中,对于换热器的建模和相应的计算、控制和评价方式等较为复杂,通常会在换热器上设置多个传感器获取多个参数,通过对数平均温差计算方法对换热过程进行计算,同时需要不断进行试算迭代。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对于换热的计算较为繁琐,并且缺乏有效的指标或参数对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行评价,进而难以对换热器模型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换热器模型的计算、控制和评价方式等较为复杂,缺乏有效的指标或参数对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行评价。

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包括第一流体支路和第二流体支路的换热器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流体的比热容、流量和第一温度差,以及第二流体的第二温度差,计算得到第二流体的比热容,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得到换热器模型的传热单元数和传热效能,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包括第一流体支路和第二流体支路的换热器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流体的比热容、流量和第一温度差,以及第二流体的第二温度差,计算得到第二流体的比热容,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得到换热器模型的传热单元数和传热效能,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得到换热器模型的传热单元数和传热效能,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禄陈永华厉建宾王丙文吴彬彬李渊安思达陈卉李蔚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