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保护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3684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变压器保护开关,具体涉及低压配电技术领域,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无明显断开点,接线端子易松动,壳体易渗水、通风差等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现有变压器保护开关箱体上方设置由隔离开关联动轴和三相联动刀闸组成的隔离开关,隔离开关联动轴上设有V型操作手柄,能与三相联动刀闸绝缘联动;断路器联动轴上设有I型操作手柄,能与低压断路器上的拨动开关联动;V型操作手柄和I型操作手柄之间设置有防误操作机构;箱体左、右侧板上有换气孔,下底板上有进气孔;箱门上有防松脱开关机构;导电杆为防松动结构,低压断路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分别与导电杆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变压器保护,其断开点明显,箱内散热快,壳体密封好、安全性能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低压配电
,具体涉及一种带明显断开点的变压器保护开关
技术介绍
10kV配电线路中安装有大量的台架式配电变压器,为保护这类变压器的安全,变压器低压侧出线上普遍装有变压器保护开关。现有变压器保护开关一般由线路侧接线端子、壳体、塑壳断路器、电源侧接线端子、操作机构、辅助电子线路等部分组成。该类开关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变压器不受过载和低压侧短路故障伤害,个别厂家生产的保护开关还增加了欠压、断相、漏电等保护功能,操作方式有手动、电动、就地遥控等多种方式。现有变压器保护开关的广泛应用,结束了台架式配电变压器使用低压熔断器作为低压保护装置的历史。在操作便捷性和保护可靠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现有变压器保护开关的推广应用,它的一些固有缺陷也逐步显现出来,甚至发展成为变压器杀手。 现有变压器保护开关,因结构原因不能提供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的明显的断开点。 接线端子结构存在设计瑕疵,造成接线端子的螺栓连接处易于松动,最终易引发 短路故障; 壳体内通风设计存在瑕疵,热量易集中在壳体上部不能顺利排出壳外,使保护开 关运行在恶劣的环境中(壳体上部夏季实测温度在75°C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保护开关,包括箱体(5)、箱门(6)以及箱体内安装的低压断路器(12)和导电杆(11),其特征是:在箱体(5)的上方设置有隔离开关(1),隔离开关(1)设有静触头接线板(26)、导电杆(11)、隔离开关联动轴(15)、支撑板(16)和一组三相联动刀闸(25);隔离开关联动轴(15)与三相联动刀闸(25)绝缘联动,其一端固定设置有V型操作手柄(2);断路器联动轴(14)的一端与低压断路器(12)的拨动开关联动,另一端固定设置有I型操作手柄(3);在V型操作手柄(2)和I型操作手柄(3)之间设置有防误操作机构,防误操作机构由传动臂(20)、闭锁连杆(4)、闭锁钮(19)、滑槽(18)、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变压器保护开关,包括箱体(5)、箱门(6)以及箱体内安装的低压断路器(12)和导电杆(11),其特征是在箱体(5)的上方设置有隔离开关(1),隔离开关(1)设有静触头接线板(26)、导电杆(11)、隔离开关联动轴(15)、支撑板(16)和一组三相联动刀闸(25);隔离开关联动轴(15)与三相联动刀闸(25)绝缘联动,其一端固定设置有V型操作手柄(2);断路器联动轴(14)的一端与低压断路器(12)的拨动开关联动,另一端固定设置有I型操作手柄(3);在V型操作手柄(2)和I型操作手柄(3)之间设置有防误操作机构,防误操作机构由传动臂(20)、闭锁连杆(4)、闭锁钮(19)、滑槽(18)、闭锁匙(17)及支撑板(16)组成;支撑板(16)上设有滑槽(18),传动臂(20)的一端固定在断路器联动轴(14)上,另一端与闭锁连杆(4)下端的活动轴连接,闭锁连杆(4)上端的闭锁钮(19)置放在滑槽(18)内,隔离开关联动轴(15)穿过支撑板(16)上的滑槽(18)上方的孔洞,闭锁匙(17)紧贴滑槽(18)固定在隔离开关联动轴(15)上;箱体(5)的左、右侧板上都设置有换气孔(8),下底板上设置有进气孔(9),箱门(6)的边侧安装有开关机构(7);隔离开关(1)上的导电杆(11)与低压断路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