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块链的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服务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361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14
本说明书提供了跨区块链的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服务器,可用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基于该方法,具体实施前,先根据预设的跨链中间协议规则分别在连入监控端的监控区块链、连入业务端的业务区块链上部署相应的第一跨链互联模块、第二跨链互联模块;其中,第一跨链互联模块、第二跨链互联模块的应用层中分别设置有与预设的跨链中间协议规则相匹配的第一智能合约、第二智能合约。具体实施时,当监控端需要跨区块链查询或监控目标业务端的目标业务数据时,可以通过第一跨链互联模块根据预设的跨链中间协议规则,利用第一智能合约,与第二跨链互联模块进行多次数据交互,就能较为高效、精准地实现跨区块链的业务数据查询、监控等跨链数据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说明书属于区块链,尤其涉及跨区块链的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服务器


技术介绍

1、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不同行业、区域的业务参与方会合作构建针对所属行业,或所属区域的区块链,用于存储和管理相应的业务数据。

2、针对上述情况,基于现有方法,监控方(例如,监管机构,或者交易担保平台等)在不对相关行业或区域的区块链的结构进行相应改造的前提下,往往很难高效、准确地实现跨区块链的业务数据查询、监控等跨链数据处理。

3、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说明书提供了跨区块链的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服务器,在不对已有的区块链结构进行改造的情况下,就能以较低的数据处理成本,较为高效、精准地实现跨区块链的业务数据查询、监控等跨链数据处理;同时还能有效地保障跨区块链数据处理时相关区块链上的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2、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跨区块链的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监控端,所述监控端连入监控区块链,所述监控区块链根据预设的跨链中间协议规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区块链的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监控端,所述监控端连入监控区块链,所述监控区块链根据预设的跨链中间协议规则部署有第一跨链互联模块,所述第一跨链互联模块的应用层设置有与预设的跨链中间协议规则相匹配的第一智能合约;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智能合约至少包含有哈希时间锁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跨链互联模块响应目标业务查询请求,根据预设的跨链中间协议规则,利用第一智能合约与第二跨链互联模块进行第一数据交互,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跨链互联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区块链的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监控端,所述监控端连入监控区块链,所述监控区块链根据预设的跨链中间协议规则部署有第一跨链互联模块,所述第一跨链互联模块的应用层设置有与预设的跨链中间协议规则相匹配的第一智能合约;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智能合约至少包含有哈希时间锁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跨链互联模块响应目标业务查询请求,根据预设的跨链中间协议规则,利用第一智能合约与第二跨链互联模块进行第一数据交互,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跨链互联模块至少包括:第一数据调用接口、第一跨链路由、第一路由管理器、第一跨链适配组件、第一账户管理器;所述第二跨链互联模块至少包括:第二数据调用接口、第二跨链路由、第二路由管理器、第二跨链适配组件、第二账户管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业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监控端的身份签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被锁定的目标监控凭证、第一关联数据、目标业务查询请求发送至第二跨链互联模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预设的跨链中间协议规则,将所述被锁定的目标业务数据查询结果、第二关联数据发送至第一跨链互联模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