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高承载性的电梯轿底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梯轿底结构一般是指电梯内部的轿厢的底部结构,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十五度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十五度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和高速电梯,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
2、在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423740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电梯轿厢,包括轿厢侧壁、轿厢顶板和轿厢底板,其中一个轿厢侧壁上设有轿厢门,轿厢侧壁设有放置雨伞的放置机构,放置机构包括储液箱,储液箱上表面贯穿,储液箱内设有悬挂杆,悬挂杆两端与储液箱侧壁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承载性的电梯轿底结构,包括轿厢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底板(1)的底面上设置有多根相互平行的第一工字钢(2),相邻两根所述第一工字钢(2)之间设置有多根第二工字钢(3),所述第二工字钢(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工字钢(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工字钢(2)和所述第二工字钢(3)均焊接固定于所述轿厢底板(1)上,所述第二工字钢(3)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工字钢(2)相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承载性的电梯轿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顶面与所述第一工字钢(2)和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承载性的电梯轿底结构,包括轿厢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底板(1)的底面上设置有多根相互平行的第一工字钢(2),相邻两根所述第一工字钢(2)之间设置有多根第二工字钢(3),所述第二工字钢(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工字钢(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工字钢(2)和所述第二工字钢(3)均焊接固定于所述轿厢底板(1)上,所述第二工字钢(3)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工字钢(2)相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承载性的电梯轿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顶面与所述第一工字钢(2)和所述第二工字钢(3)焊接固定,所述安装板(4)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板(7),所述挡板(7)与所述安装板(4)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6),所述减震弹簧(6)套设于所述伸缩杆(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承载性的电梯轿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上设置有减速装置(8),所述减速装置(8)包括固定于所述轿厢一侧的竖向条(82),所述竖向条(82)靠近所述安装板(4)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减速齿(821),若干个所述减速齿(821)竖向排列,所述减速齿(821)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一斜面(8211),所述第一斜面(8211)朝斜上方设置,所述安装板(4)上设置有减速机构(81),所述减速机构(81)包括滑动于所述安装板(4)底面上的滑动座(811),所述滑动座(811)靠近所述竖向条(82)的端面上开设有滑动槽(8111),所述滑动槽(8111)内插设有一端和插入相邻两个所述减速齿(821)之间的插条(812),所述插条(812)靠近所述竖向条(82)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斜面(8211)相抵触的第二斜面(8122),所述第二斜面(8122)朝斜下方设置,所述滑动槽(8111)内设置有阻碍所述插条(812)向所述滑动槽(8111)内滑动的推力件(813),所述安装板(4)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滑动座(811)向靠近所述竖向条(82)的方向拉动的拉力组件(816)和用于将所述滑动座(811)向远离所述竖向条(82)一侧推动的复位弹簧(8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承载性的电梯轿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件(813)包括高强弹簧(8131),所述高强弹簧(8131)的一端抵触于所述插条(812)远离所述竖向条(82)的端面上,所述高强弹簧(8131)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滑动槽(8111)远离所述竖向条(82)的端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承载性的电梯轿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8111)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耀,陈东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菱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