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软镜及其插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3487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12
一种输尿管软镜及其插入结构,通过主管体、先端座、多腔管以及吸引管这种多段式结构围成灌注通道和吸引通道,该吸引通道的前端直接贯通设置在先端座和多腔管上。在插入结构的中后端,利用吸引管形成吸引通道,利用吸引管与主管体之间的间隙形成灌注通道,可最大化的减少管壁厚度所占空间,相对于内窥镜主体和导引鞘组合结构来说,相同外径尺寸下,本实施例的吸引通道和灌注通道的空间可以更大,更利于液体灌注和异物的吸引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输尿管软镜的插入结构。


技术介绍

1、泌尿系统结石是常见病,据统计,中国成年人尿石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国人健康。近年来,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输尿管软镜已成为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存在将大块结石粉碎至2-5mm左右后,以现有的钬激光技术难以将其粉末化的问题,粉碎效率变得很低。不但增加了手术时长,也限制了输尿管软镜的适应症。

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有临床专家提出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将粉碎后的结石及时吸引至体外。这种结构中,在内窥镜前端设计有灌注(冲水)孔和吸引孔,通过水流冲洗碎石来实现近距离低负压吸引,将结石排出体外,以提高清石率。

3、但,该应用负压吸引原理的输尿管软镜中,其对碎石的吸引效果受吸引通道内径大小影响。现有的输尿管软镜中,如图1所示,该内窥镜主体1多为具有多个通道的一体成型结构,导引鞘2套设在内窥镜主体1外进行保护,通过内窥镜主体1与导引鞘2之间的间隙形成吸引通道3,进行自然排除或负压吸引。但该吸引通道3受内窥镜外径和导引鞘2内径的约束,无法增大通径,自然排出效率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尿管软镜的插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灌注通道为至少两个,其分设在所述第三吸引通道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腔管的横截面中,所述第三吸引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灌注通道的横截面为牛角形,所述牛角形的小头端位于所述第三吸引通道的侧方,所述牛角形的大头端位于所述第三吸引通道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腔管的横截面中,所述第三吸引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灌注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侧壁顺应所述第三吸引通道的一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尿管软镜的插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灌注通道为至少两个,其分设在所述第三吸引通道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腔管的横截面中,所述第三吸引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灌注通道的横截面为牛角形,所述牛角形的小头端位于所述第三吸引通道的侧方,所述牛角形的大头端位于所述第三吸引通道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腔管的横截面中,所述第三吸引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灌注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侧壁顺应所述第三吸引通道的一部分侧壁变化,并具有相同的弧度。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插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注通道为至少两个,其分设在所述第一吸引通道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出口设在所述先端座的外周面上,所述吸引入口设于所述先端座的前端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面向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灌注出口距离所述前端面较后一侧的周向距离大于所述灌注出口距离所述前端面较前一侧的周向距离。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安装口和灌注入口并排设置在所述主管体的后端。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跃黄俊俊单剑陈卿业吴海良谢小军方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