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除雾装置及气体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1、吸附工艺作为废气的深度处理工艺,应用越来越广泛。活性炭、沸石、树脂、干式滤料等吸附材料在吸附工艺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考虑水雾对吸附材料吸附效果的影响。吸附材料吸水后,吸附性能将大幅下降。工程应用过程中,通常在吸附罐体前端增设除雾器或吸水剂等措施,用于废气中的水份分离,但除雾器的除雾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吸水剂的频繁更换,增加了吸附工艺的使用成本。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组合式管道除雾器和废气处理设备”公开号为cn214635073u, 包括箱体、用于均匀废气的旋流板、用于进行水雾捕捉的折板除雾器和丝网除雾器,此种装置受气体流速、水雾粒径等的影响,导致除水效果不佳。若使用无水氯化钙、硅胶、吸水树脂等材料,则更换成本大。
2、此外,吸收罐中的吸附材料吸附饱和后,无法继续实现废气的达标处理,需要进行吸附材料的更换,吸附材料的更换往往为整体更换,一部分未吸附饱和的吸附材料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气体净化设备中的除雾装置除雾效果不佳、吸水材料更换导致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不需要更换吸水材料的高效除雾装置及相应的气体净化设备。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除雾装置,包括外壳体、转动连接在外壳体内的除水主体装置、以及驱动除水主体装置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至少包括低速挡和高速挡两挡速度输
4、带有水雾的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主体结构内部的吸水材料进行物理除水后从出气口排出。除水时,驱动装置采用低速挡驱动除水主体装置慢速转动,改变吸水材料与气体的接触路径,增加气体与吸水材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水材料的吸水效率,并且除水主体装置的转动能够起到导流作用,避免气体集中在除水主体装置的中部位置,增加气流的扩散面积;当吸水材料的吸水量达到需要脱水时,驱动装置采用高速挡驱动除水主体装置快速转动,产生离心力,使得吸水材料脱水,不需要更换吸水材料。
5、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外壳体的磁力耦合装置和驱动磁力耦合装置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磁力耦合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内的第一永磁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外的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连接在除水主体装置的旋转轴处,第二永磁体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
6、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分别设置在外壳体的两侧,通过磁力传递力矩,避免了机械连接时的开孔对装置的破坏,防止了废气废水的泄露造成的二次污染。
7、作为优选, 包括至少两组并行设置的除水主体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出气口设置有控制阀控制进气口开闭,相邻的所述除水主体装置通过中间隔板分隔开。
8、多组的除水主体装置和驱动装置同时进行除水,使得其中一组需要的吸水材料需要脱水处理时,控制阀控制出气口关闭,废气从其他除水主体装置中进行除雾,使得吸水材料脱水时做到不停机除雾。中间隔板的设置避免了除水主体装置之间的相互干扰,避免其中一个除水主体装置脱水时,脱除的水流进入另一个除水主体装置。
9、作为优选,所述吸水材料由下至上设置有若干带孔且孔径依次减小的圆饼状吸水结构,所述相邻的吸水结构的孔错位布置,增大气流与吸水材料的接触面积。
10、一种气体净化设备,包括上述的除雾装置。
11、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净化设备还包括废气吸收装置,废气吸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包括上通道和下通道,下通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上通道上部设置有进料口,上通道和下通道之间设置有传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阀,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出料阀且出料口紧贴出料阀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出料阀的厚度,所述传料口设置有传料阀且传料口紧贴出料阀的部分的厚度大于传料阀的厚度,,所述出料阀和传料阀刚性连接且设置有驱动出料阀和传料阀同时上下移动的驱动器,所述出料阀和传料阀具有由高到低分布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出料阀打开、传料阀关闭,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出料阀关闭、传料阀关闭,在第三位置时所述出料阀关闭、传料阀打开。
12、废气的流向是从下往上,即先经过下通道内的吸附材料,再通过上通道的吸附材料,因此当下通道的吸附材料需要卸载更换时,上通道的材料仍然具有继续使用的价值。当下通道的吸附材料需要卸载更换时,通过驱动器驱动出料阀和传料阀到第一位置,出料阀打开、传料阀关闭,下通道卸载吸附材料;下通道吸附材料卸载完毕后,驱动出料阀和传料阀到第三位置,将上通道的吸附材料通过传料口输送到下通道内二次利用;最后驱动出料阀和传料阀到第二位置,在上通道内加载吸附材料,完成吸附材料的更换。
13、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盘和驱动驱动盘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驱动盘上抵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只能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杆与出料阀和传料阀刚性连接,所述驱动盘上同一圆周上依次设置有凹槽和凸起以及不设置凹槽和凸起(的盘面,所述连接杆抵接在凸起、盘面、凹槽处分别对应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
14、当驱动器驱动驱动盘旋转到连接杆抵接在驱动盘的凸起位置时,出料阀和传料阀处于第一位置;当连接杆抵接在驱动盘的盘面凹槽和凸起之外的位置时,出料阀和传料阀处于第二位置;当连接杆抵接在驱动盘的凹槽位置时,出料阀和传料阀处于第三位置。
1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的上部通过弹性件与下通道的顶部连接,保证连接杆始终抵接在驱动盘的盘面上。
16、作为优选,所述吸附通道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吸附通道和四个连接杆均围绕所述驱动盘的旋转轴的周向布置,当其中一个吸附通道需要更换吸附材料时,第二电机驱动驱动盘的凸起转动刀该吸附通道对应的连接杆下端进行出料口和传料口的开闭即可,只需要设计一个驱动盘和第二电机即可。
17、作为优选,所述废气吸收装置设置在除雾装置上方,废气吸收装置处于除雾装置的下游,所述废气吸收装置与除雾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外结构、导流翅片和过气通道,所述导流翅片转动连接在外结构内的翅片,所述过气通道的数量与吸附通道的数量保持一致,所述过气通道沿导流翅片的旋转轴心周向布置。
18、气体通过旋转的除水主体装置会导致流出的气体偏向一侧,而当气体通过导流翅片时,带动翅片旋转,将气流分散于废气吸收装置底部,使得每个吸附通道能够均匀吸收气体。
19、本实施例的针头防护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采用低速挡驱动除水主体装置慢速转动,改变吸水材料与气体的接触路径,增加气体与吸水材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水材料的吸水效率;
21、(2)除水主体装置的转动能够起到导流作用,避免气体集中在除水主体装置的中部位置,增加气流的扩散面积;
22、(3)当吸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1)、转动连接在外壳体(11)内的除水主体装置(12)、以及驱动除水主体装置(12)旋转的驱动装置(13),所述驱动装置(13)至少包括低速挡和高速挡两挡速度输出模式,所述除水主体装置(12)包括主体结构(121)和主体结构(121)内部的用于物理除水的吸水材料(122),所述除水主体装置(12)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主体结构(121)的侧壁面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3)包括连接外壳体(11)的磁力耦合装置(131)和驱动磁力耦合装置(131)旋转的第一电机(132),所述磁力耦合装置(131)包括设置在外壳体(11)内部的第一永磁体(1311)和设置在外壳体(11)外部的第二永磁体(1313),第一永磁体(1311)连接在除水主体装置(12)的旋转轴处,第二永磁体(1313)连接在第一电机(132)的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两组并行设置的除水主体装置(12)和驱动装置(13),所述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122)由下至上设置有若干带孔且孔径不同的圆饼状吸水结构(1221),所述相邻的吸水结构的孔错位布置。
5.一种气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除雾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气吸收装置,所述废气吸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吸附通道(31),所述吸附通道(31)包括上通道(311)和下通道(312),下通道(31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13),上通道(311)上部设置有进料口(314),上通道(311)和下通道(312)之间设置有传料口(315),所述出料口(313)设置有出料阀(321)且出料口(313)紧贴出料阀(321)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出料阀(321)的厚度,所述传料口(315)设置有传料阀(322)且传料口(315)紧贴出料阀(321)的部分的的厚度大于传料阀(322)的厚度,所述出料阀(321)和传料阀(322)刚性连接且设置有驱动出料阀(321)和传料阀(322)同时上下移动的驱动器(33),所述出料阀(321)和传料阀(322)具有由高到低分布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出料阀(321)打开、传料阀(322)关闭,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出料阀(321)关闭、传料阀(322)关闭,在第三位置时所述出料阀(321)关闭、传料阀(322)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33)包括驱动盘(331)和驱动驱动盘(331)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驱动盘(331)上抵接有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只能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杆(32)与出料阀(321)和传料阀(322)刚性连接,所述驱动盘(33)的盘面的同一圆周上依次设置有凹槽(3311)和凸起(3312)以及不设置凹槽(3311)和凸起(3312)的盘面,所述连接杆抵接在凸起(3312)、盘面、凹槽(3311)处分别对应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2)的上部通过弹性件与下通道的顶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废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通道(31)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吸附通道(31)和四个连接杆(32)均围绕所述驱动盘(331)的旋转轴周向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废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吸收装置(3)设置在除雾装置(1)上方,废气吸收装置(3)处于除雾装置(1)的下游,所述废气吸收装置(3)与除雾装置(1)之间还设置有导流装置(2),所述导流装置(2)包括外结构、导流翅片(21)和过气通道(22),所述导流翅片(21)转动连接在外结构内的翅片,所述过气通道(22)的数量与吸附通道(31)的数量保持一致,所述过气通道(22)沿导流翅片的旋转轴心周向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1)、转动连接在外壳体(11)内的除水主体装置(12)、以及驱动除水主体装置(12)旋转的驱动装置(13),所述驱动装置(13)至少包括低速挡和高速挡两挡速度输出模式,所述除水主体装置(12)包括主体结构(121)和主体结构(121)内部的用于物理除水的吸水材料(122),所述除水主体装置(12)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主体结构(121)的侧壁面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3)包括连接外壳体(11)的磁力耦合装置(131)和驱动磁力耦合装置(131)旋转的第一电机(132),所述磁力耦合装置(131)包括设置在外壳体(11)内部的第一永磁体(1311)和设置在外壳体(11)外部的第二永磁体(1313),第一永磁体(1311)连接在除水主体装置(12)的旋转轴处,第二永磁体(1313)连接在第一电机(132)的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两组并行设置的除水主体装置(12)和驱动装置(13),所述出气口设置有控制阀控制进气口开闭,相邻的所述除水主体装置(12)通过中间隔板(14)分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122)由下至上设置有若干带孔且孔径不同的圆饼状吸水结构(1221),所述相邻的吸水结构的孔错位布置。
5.一种气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除雾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气吸收装置,所述废气吸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吸附通道(31),所述吸附通道(31)包括上通道(311)和下通道(312),下通道(31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13),上通道(311)上部设置有进料口(314),上通道(311)和下通道(312)之间设置有传料口(315),所述出料口(313)设置有出料阀(321)且出料口(313)紧贴出料阀(321)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出料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凤腾,曹飞飞,叶树仁,王书红,徐时永,陈晓东,陈步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楚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