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的耐超高温防护技术,具体为一种延长金属构件高温使用寿命的涂层及应用。
技术介绍
1、金属材料受热时,会出现氧化、烧蚀、高温腐蚀、高温冲刷等高温损伤现象。为了降低氧化、烧蚀、高温腐蚀、高温冲刷等损害,可采用内腔冷却或背面冷却方式对零件进行降温。在构件表面涂覆高温防护涂层方法对构件进行保护,以延长构件使用寿命,也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措施。已知的高温防护涂层有金属涂层、非金属涂层、金属-非金属复合涂层等。上述冷却和涂层技术措施的结合,促进了热障涂层的发展,即涂覆低热导率的高温防护涂层于零件表面,同时采取内腔冷却技术措施,进一步使金属表面温度有较显著的降低,可达50-300℃。热障涂层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尖端工业产品中,如航空发动机、工业和船用燃气轮机、火箭发动机的核心零件。
2、现有工业标准的热障涂层包括粘结层和陶瓷面层组成,陶瓷面层材料一般为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sz),粘结层材料一般为mcraly(m=ni,co或其组合)或铂铝(β-niptal)。在服役过程中,粘结层与陶瓷层界面还会自发形成一层热生长氧化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延长金属构件高温使用寿命的涂层,其特征在于:依次由高熵合金中间层(A)、抗氧化层(B)、阻氧层(C)和隔热层(D)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熵合金中间层(A),其特征在于:晶体结构为有序L12晶体结构,由7种或更多化学元素组成,厚度为0.01~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层(B),其特征在于:由有序L12晶体结构的含Pt元素金属母相(E)和氧化铝纳米颗粒(F)组成,厚度为0.01~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氧层(C),其特征在于:为氧化铝,厚度为0.0005~0.00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长金属构件高温使用寿命的涂层,其特征在于:依次由高熵合金中间层(a)、抗氧化层(b)、阻氧层(c)和隔热层(d)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熵合金中间层(a),其特征在于:晶体结构为有序l12晶体结构,由7种或更多化学元素组成,厚度为0.01~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层(b),其特征在于:由有序l12晶体结构的含pt元素金属母相(e)和氧化铝纳米颗粒(f)组成,厚度为0.01~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氧层(c),其特征在于:为氧化铝,厚度为0.0005~0.00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层(d),其特征在于:由纳米磷酸镧(g)和纳米氧化钇稳定氧化锆(h)组成,厚度为0.1~1.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熵合金中间层(a),其特征在于:优化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圣龙,沈明礼,牛云松,赵清清,辛丽,王伟,雷跃随,杨沁乾,李泽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