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动机内齿轮同心度的夹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3286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齿轮同心度的夹具装置,包括有安装于磨床上的莫氏锥套,莫氏锥套内固定配合有莫氏芯轴,所述的莫氏芯轴的前端转动安装有筒形的涨胎,涨胎外滑动套装有与其斜锥面配合有弹性涨圈,弹性涨圈沿涨胎向左移动可带动弹性涨圈膨胀,弹性涨圈的左侧外壁螺合有转动套装于涨胎上的拉紧螺母,弹性涨圈外开有滚针放置凹槽,滚针啮合于内齿轮工件的齿槽内,弹性涨圈右侧外壁上的滚针定位支撑着内齿轮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起动电机的内齿轮同心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床加工夹具,具体是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齿轮同心度的夹具装置
技术介绍
内齿轮是起动电机的关键零件,其加工工序多、工艺复杂、工艺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目前的加工工艺为l.首先插齿工艺插齿C处时装夹工件定位在A、B处,经机加工插齿后实际同心度误差在0.04-0. 07mm之间。2.热处理该工件热处理工艺为碳氮共渗840-860° ,历时4-5小时高温碳氮共渗后淬火、回火,齿形部较薄渗碳淬火过程中变形较难控制,采用最好的热处理工艺变形量在0. 05-0. 1之间。3.磨加工定位D-E两处磨A、B两处,经测量50%均超差,因此我们在热处理后修整中心孔D-E误差,难度很大,生产效率非常低,对员工的技术水平要求也比较高,同时报废率在8%左右。但是该工艺的缺点为同心度始终很难确保,形成该零件报废率较高,加工成本高、生产效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齿轮同心度的夹具装置,提高了起动电机的内齿轮同心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高电动机内齿轮同心度的夹具装置,包括有安装于磨床上的莫氏锥套,莫氏锥套内固定配合有莫氏芯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提高电动机内齿轮同心度的夹具装置,包括有安装于磨床上的莫氏锥套,莫氏锥套内固定配合有莫氏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莫氏芯轴的前端转动安装有筒形的涨胎,涨胎外滑动套装有与其斜锥面配合有弹性涨圈,弹性涨圈沿涨胎向左移动可带动弹性涨圈膨胀,弹性涨圈的左侧外壁螺合有转动套装于涨胎上的拉紧螺母,弹性涨圈外开有滚针放置凹槽,滚针啮合于内齿轮工件的齿槽内,弹性涨圈右侧外壁的滚针定位支撑着内齿轮工件。

【技术特征摘要】
提高电动机内齿轮同心度的夹具装置,包括有安装于磨床上的莫氏锥套,莫氏锥套内固定配合有莫氏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莫氏芯轴的前端转动安装有筒形的涨胎,涨胎外滑动套装有与其斜锥面配合有弹性涨圈,弹性涨圈沿涨胎向左移动可带动弹性涨圈膨胀,弹性涨圈的左侧外壁螺合有转动套装于涨胎上的拉紧螺母,弹性涨圈外开有滚针放置凹槽,滚针啮合于内齿轮工件的齿槽内,弹性涨圈右侧外壁的滚针定位支撑着内齿轮工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动机内齿轮同心度的夹具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乃鑫马德宽马建国卲敏海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德威汽车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