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式吸泥机排泥方式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302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车式吸泥机排泥方式优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沉淀池的尺寸参数、污泥的基本参数、吸泥机的运行参数;构建非定常控制方程,建立湍流模型和多相流模型;确定模拟计算域为单个通道,建立吸泥机的吸泥通道、吸嘴和刮泥刀的几何模型并确定几何模型的网格类型和网格尺寸;确定初始条件、离散格式和时间步长;对吸泥机设置动网格模型,通过动网格模拟吸泥机的移动并实时更新网格;预设边界条件;设置不同参数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吸泥机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一些进水水质组成复杂且多变,水量波动大的平流沉淀池准确进行不同厚度和浓度的污泥的排泥,提高吸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车式吸泥机排泥方式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沉淀池是水处理中的重要单元,沉淀池的建设费用占水厂总建设费用的25%-30%,其作用是将混合液中的污泥通过沉淀的方式从液相中分离出来,以便进行污泥的处置或用于污泥回流。吸泥机是沉淀池排泥中关键的机械排泥装置,是水处理中配合沉淀使用的专用设备。沉淀池的排泥效果直接影响出水水质、排出泥的含水率及运行成本,轻则造成能量浪费,重则导致排泥过稀造成污泥回流量不足,最终影响出水水质。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在平流沉淀池中沉淀,在平流沉淀池的底端形成污泥。在污泥积聚到一定厚度后,会启动行车式吸泥机对平流沉淀池底端的污泥进行清理。

2、如公布号为cn113209673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沉淀池吸泥方法,将若干个泥位感应仪器安装于沉淀池内,输出端与plc的输入端连接;将若干个接近式感应器安装于沉淀池起始端、起始端四分之一处、二分之一处及沉淀池的末端,输出端与plc的输入端连接;将plc的控制输出端与桁架式吸泥机连接。通过泥位感应仪器的配合使用,根据原水和泥药沉淀达到最优启停和吸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式吸泥机排泥方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式吸泥机排泥方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寸参数包括池长、池宽、池高和水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式吸泥机排泥方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参数包括污泥中干固体的密度和颗粒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式吸泥机排泥方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吸泥管内水流速度、管壁厚度和行车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式吸泥机排泥方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模型为k-w SST湍流模型,所述多相流模型为多相流Mixt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式吸泥机排泥方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式吸泥机排泥方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寸参数包括池长、池宽、池高和水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式吸泥机排泥方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参数包括污泥中干固体的密度和颗粒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式吸泥机排泥方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吸泥管内水流速度、管壁厚度和行车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式吸泥机排泥方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模型为k-w sst湍流模型,所述多相流模型为多相流mixture模型。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薇薇王如意朱弋华冯华军顾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浙东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