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2858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其包含:正极、负极、设置在负极和正极之间的隔膜以及电解质,其中,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锂钴类氧化物颗粒和掺杂或涂覆所述锂钴类氧化物颗粒的金属,所述金属包括铝(Al)、镁(Mg)、钛(Ti)和锆(Zr),相对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重量,所述金属中钛(Ti)和锆(Zr)的含量为300ppm至1,500ppm,相对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重量,所述金属中铝(Al)的含量为3,000ppm至7,000ppm,并且所述负极包含碳类活性材料和硅类活性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21年12月21日在韩国专利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1-0184260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申请。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特别是涉及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电动车辆等以电池为动力的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近来对小型、重量轻、容量相对更高的锂二次电池的需求迅速上升。特别是随着便携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需要开发一种可在高电压下使用且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二次电池。

2、通常,锂二次电池包含正极、负极、设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电解质等。此外,对于正极和负极,可在集流体上形成包含正极活性材料或负极活性材料的活性材料层。在正极中,一般使用锂钴氧化物(licoo2)或锂锰氧化物(limn2o4)等含锂的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相应地,在负极中,使用不含锂的碳类活性材料和硅类活性材料作为负极活性材料。

3、在此情况下,在作为正极活性材料使用的含锂的金属氧化物中,锂钴类氧化物由于其高工作电压和优异的容量而处于关注焦点,但由于锂的脱嵌导致晶体结构不稳定因此热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为800Wh/L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碳类活性材料与所述硅类活性材料的重量比为83:17至99: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碳类活性材料包括选自由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硬碳、软碳、碳黑、石墨烯和纤维状碳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硅类活性材料包括SiOx表示的硅类化合物,其中0≤x<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包含负极集流体,以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二次电池,其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为800wh/l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碳类活性材料与所述硅类活性材料的重量比为83:17至99: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碳类活性材料包括选自由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硬碳、软碳、碳黑、石墨烯和纤维状碳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硅类活性材料包括siox表示的硅类化合物,其中0≤x<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包含负极集流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并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由多个颗粒形成,并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大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10μm至25μm,并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叡隣曺美璐朴星彬郑承焕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