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274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离子交换树脂检测技术领域,是一种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包括离子交换柱、储气装置、试剂瓶和控制装置,离子交换柱与试剂装置之间固定连通有进样管线,试剂瓶与储气装置之间固定连通有输气管线,控制装置与离子交换柱、储气装置、试剂装置之间无线网络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能平稳快速地将酸溶液、纯水、碱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按一定的顺序及流量不断的加入交换柱中来实现树脂的转型,减少过程中人为干预因素,消除了转型时树脂层中夹杂存在的空气,提升了树脂转型效果,使得检测结果更为精确,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子交换树脂检测,是一种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自动化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离子交换树脂是带有活性基团、具有网状结构、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水中有害的杂质离子交换到树脂本体上来实现水体的纯化,目前已广泛用于火电厂凝结水处理、核反应堆水处理等行业中的过滤除盐、深度净水中。

2、树脂转型是对树脂进行含水量检测、全交换容量、强型基团容量、湿视密度、湿真密度检测的基础。目前,主要通过人工的方式不断的将酸溶液、纯水、碱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按一定的顺序及流量不断的加入交换柱中来实现树脂的转型。该过程复杂繁琐,通常需要耗费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转型工作,且经常存在检测人员稍不注意就使液面低于树脂层,使空气存在于树脂间隙中,影响树脂转型效果,进而影响后续的检测结果。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离子交换树脂转型存在耗费人工、树脂层中夹杂空气以及检测结果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交换柱、储气装置、试剂装置和控制装置,离子交换柱与试剂装置之间固定连通有进样管线,试剂瓶与储气装置之间固定连通有输气管线,控制装置与离子交换柱、储气装置、试剂装置之间无线网络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子交换柱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包括低位检测器、中位检测器和高位检测器,离子交换柱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低位检测器、中位检测器和高位检测器,低位检测器、中位检测器和高位检测器均与控制装置之间无线网络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交换柱、储气装置、试剂装置和控制装置,离子交换柱与试剂装置之间固定连通有进样管线,试剂瓶与储气装置之间固定连通有输气管线,控制装置与离子交换柱、储气装置、试剂装置之间无线网络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子交换柱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包括低位检测器、中位检测器和高位检测器,离子交换柱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低位检测器、中位检测器和高位检测器,低位检测器、中位检测器和高位检测器均与控制装置之间无线网络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子交换柱包括密封盖、加料漏斗、储液瓶和层析柱,储液瓶顶部进口与加料漏斗底部出口固定连通,储液瓶底部出口和层析柱进样口均设置有适配的磨砂口,储液瓶底部磨砂口处设置有活塞,层析柱底部设置有活塞,加料漏斗上方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五个能供进样管线穿过的圆形通孔,储液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高位检测器和中位检测器,层析柱上设置有低位检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气装置包括储气瓶、减压调节阀、无线压力表、输气管线和电磁阀门组,输气管线包括输气总管和多根分接支管,电磁阀门组包括纯水电磁阀门、酸液电磁阀门、碱液电磁阀门和氯化钠溶液电磁阀门,储气瓶底部设置有支架,储气瓶顶部设置有开关阀,开关阀出口固定连通有输气总管,输气总管上沿出气方向依次固定安装有减压调节阀和无线压力表,无线压力表与输气总管出口之间的输气总管与试剂瓶之间固定连通有多根分接支管,自左至右的分接支管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纯水电磁阀门、酸液电磁阀门、碱液电磁阀门和氯化钠溶液电磁阀门,分接支管的出口均固定安装有c型快插接头的母头,纯水电磁阀门、酸液电磁阀门、碱液电磁阀门和氯化钠溶液电磁阀门均与控制装置之间无线网络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试剂装置包括纯水试剂瓶、酸液试剂瓶、碱液试剂瓶和氯化钠溶液试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丹丹郑金池李世豪赵举祝凯淇张亮邹梦李国斌胡自书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