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信息模型信息,具体的是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建筑领域进行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的新型技术,借助于可视化与图形统一的技术优势,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模型识别处理,可实现在工程的全全生命周期应用。
2、编码技术作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全生命周期贯通的基础技术,在工程行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工程项目的阶段较多,参与方的应用目标不一致导致各参与方使用的软件不尽相同,对于信息的统一应用以及建筑信息的全周期应用形成了不小的阻碍。同一套编码规则在不同的应用阶段不同应用软件反复录入,耗费了人工影响了编码的应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工程项目的阶段较多,参与方的应用目标不一致导致各参与方使用的软件不尽相同,对于信息的统一应用以及建筑信息的全周期应用形成了不小的阻碍。同一套编码规则在不同的应用阶段不同应用软件反复录入,耗费了人工影响了编码的应用效率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接收多源bim模型数据,对多源bim模型数据进行标准化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多源bim模型数据;
4、将预处理多源bim模型数据中已编码的模型标记为主模型,未编码的模型标记为
5、依据主模型原点坐标,对次模型进行几何拟合,实现坐标变换和构件编号对准,通过坐标变换和构件编号对准生成编码传递中间文件;
6、多源bim模型依据编码传递中间文件进行构件的参照编码,实现多源bim模型的编码统一。
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多源bim模型数据通过autocad、revit和sketchup进行采集获取。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多源bim模型数据携带唯一编号和几何描述或者经过处理区分唯一构件。
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将预处理多源bim模型数据中已编码的模型标记为主模型,未编码的模型标记为次模型的过程:
10、将主模型标记为zi,将次模型标记为cj,其中i为主模型个数标号,且i=1、2、3、...、n,n为主模型个数总数,j为次模型个数标号,且j=1、2、3、...、m,m为次模型个数总数,且m+n=预处理多源bim模型数据个数总数。
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依据主模型原点坐标,对次模型进行几何拟合的过程:
12、分别设定主模型和次模型的原点坐标和边界特征构件,包括:
13、设定主模型zi的原点坐标为xi,边界特征构件为qi;
14、设定次模型cj的原点坐标为yj,边界特征构件为wj;
15、根据主模型的原点坐标为xi和次模型的原点坐标为yj进行坐标变换的过程,公式如下:
16、
17、
18、其中,xi’为主模型变换坐标;yj’为次模型变换坐标,a12为预设主模型坐标过渡系数,b12为预设次模型坐标过渡系数,k1和k2均为预设比例系数。
1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构件编号对准的过程:
20、通过遍历主模型边界特征构件qi和次模型边界特征构件wj并生成编码参照,公式如下:
21、
22、式中,czij为编码参照系数,q0为预设主模型边界特征构件系数,w0为预设次模型边界特征构件系数,g为主模型构件相关系数,h为次模型构件相关系数;
23、利用计算得出的编码参照系数czij与主模型变换坐标xi’和次模型变换坐标yj’生成编码传递中间文件,公式如下:
24、
25、式中,rij为编码传递中间文件,t1和t2均为预设系数,且t1+t2=1。
26、第二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系统,包括:
27、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多源bim模型数据,对多源bim模型数据进行标准化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多源bim模型数据;
28、数据标记模块,用于将预处理多源bim模型数据中已编码的模型标记为主模型,未编码的模型标记为次模型;
29、几何拟合模块,用于依据主模型原点坐标,对次模型进行几何拟合,实现坐标变换和构件编号对准,通过坐标变换和构件编号对准生成编码传递中间文件;
30、构件编码模块,用于多源bim模型依据编码传递中间文件进行构件的参照编码,实现多源bim模型的编码统一。
31、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系统还包括: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内多源bim模型数据通过autocad、revit和sketchup进行采集获取;
32、或者数据处理模块内多源bim模型数据携带唯一编号和几何描述或者经过处理区分唯一构件;
33、优选地,数据标记模块内将预处理多源bim模型数据中已编码的模型标记为主模型,未编码的模型标记为次模型的过程:
34、将主模型标记为zi,将次模型标记为cj,其中i为主模型个数标号,且i=1、2、3、...、n,n为主模型个数总数,j为次模型个数标号,且j=1、2、3、...、m,m为次模型个数总数,且m+n=预处理多源bim模型数据个数总数;
35、优选地,几何拟合模块内依据主模型原点坐标,对次模型进行几何拟合的过程:
36、分别设定主模型和次模型的原点坐标和边界特征构件,包括:
37、设定主模型zi的原点坐标为xi,边界特征构件为qi;
38、设定次模型cj的原点坐标为yj,边界特征构件为wj;
39、根据主模型的原点坐标为xi和次模型的原点坐标为yj进行坐标变换的过程,公式如下:
40、
41、
42、其中,xi’为主模型变换坐标;yj’为次模型变换坐标,a12为预设主模型坐标过渡系数,b12为预设次模型坐标过渡系数,k1和k2均为预设比例系数;
43、或者几何拟合模块内构件编号对准的过程:
44、通过遍历主模型边界特征构件qi和次模型边界特征构件wj并生成编码参照,公式如下:
45、
46、式中,czij为编码参照系数,q0为预设主模型边界特征构件系数,w0为预设次模型边界特征构件系数,g为主模型构件相关系数,h为次模型构件相关系数;
47、利用计算得出的编码参照系数czij与主模型变换坐标xi’和次模型变换坐标yj’生成编码传递中间文件,公式如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BIM模型数据通过AutoCAD、Revit和SketchUp进行采集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BIM模型数据携带唯一编号和几何描述或者经过处理区分唯一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处理多源BIM模型数据中已编码的模型标记为主模型,未编码的模型标记为次模型的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主模型原点坐标,对次模型进行几何拟合的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编号对准的过程:
7.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bim模型数据通过autocad、revit和sketchup进行采集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bim模型数据携带唯一编号和几何描述或者经过处理区分唯一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bim构件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处理多源bim模型数据中已编码的模型标记为主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沈万玉,夏菁,刘嗣逸,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煌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