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268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包括:挡风组件,挡风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摩托车前侧的车身覆盖件上;转向组件,转向组件包括转向把手,转向把手用于控制摩托车的运动方向;挡风组件包括第一挡风件、第二挡风件和第三挡风件,在一个垂直于摩托车左右方向的对称面上,摩托车基本相对于对称面左右对称;第一挡风件设置在摩托车的前方,且第一挡风件设置为至少部分穿设对称面且相对于对称面左右对称;第二挡风件和第三挡风件设置在摩托车的左右两侧,且第二挡风件和第三挡风件相对于对称面左右对称。通过上述设置提高挡风组件的可视性,从而提高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摩托车


技术介绍

1、摩托车是一种由汽油机驱动,靠转向把手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车,其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

2、摩托车的挡风玻璃一般设置在摩托车车头的上侧,用于为驾驶者提供挡风、挡泥沙等作用,并可以降低摩托车行驶时的风阻。且挡风玻璃一般设置为透明材料,从而有利于驾驶者观察周围情况,提高摩托车的安全性。此外,摩托车的车头部分均包裹有塑料件,且为了提高摩托车能够充分覆盖车头的部件以及提高车头部分的饱满度,车头部分包裹的塑料件较多,因此,可能会对驾驶者的视线造成影响,即塑料件可能会阻碍驾驶者的实现,不利于驾驶者对周围情况的观察,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备有可以提升驾驶员可观察视野的挡风组件的摩托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组件至少部分与所述车身覆盖件连接,所述挡风组件包括可视部分和设置在所述车身覆盖件内部的不可视部分,在一个垂直于所述摩托车前后方向的基准面上,所述挡风组件的可视部分沿前后方向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面积为可视面积,所述挡风组件的不可视部分沿前后方向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面积为不可视面积,所述不可视面积与所述可视面积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2且小于等于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垂直于所述摩托车前后方向的基准面上,所述第一挡风件的可视部分沿所述摩托车的前后方向在所述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组件至少部分与所述车身覆盖件连接,所述挡风组件包括可视部分和设置在所述车身覆盖件内部的不可视部分,在一个垂直于所述摩托车前后方向的基准面上,所述挡风组件的可视部分沿前后方向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面积为可视面积,所述挡风组件的不可视部分沿前后方向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面积为不可视面积,所述不可视面积与所述可视面积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2且小于等于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垂直于所述摩托车前后方向的基准面上,所述第一挡风件的可视部分沿所述摩托车的前后方向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面积设置为第一投影面积,所述第二挡风件和所述第三挡风件的可视部分沿所述前后方向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面积设置为第二投影面积,所述第二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一投影面积之间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05且小于等于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一投影面积之间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亚飞杨秀举王军刘爱平杨聚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