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力路径的软基加载控制标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256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应力路径的软基加载控制标准的方法,针对现有的存在一定缺陷,特别对于控制标准的选取上存在理论性不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应力路径的加载安全系数分析,堆载预压过程中,土体抗剪强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土体内部的剪应力也在不断增加,剪应力圆半径亦增大,因此,首先假设每级加载都可以达到加载临界状态,即土体承受的剪应力与土体的抗剪强度相等,但土体并没有发生剪切破坏,基于土的应力路径原理及安全系数法建立加载安全系数计算公式,该公式参数少,各参数计算方法明晰,最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验证了安全系数法的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应力路径的软基加载控制标准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申请号为200910193198.9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基快速固结处理的沉降速率控制方法,对任意给定的附加压力,先取单一竖向排水体的作用影响范围作为单元面积,计算分析地基土的原始竖向通水能力和人工排水体竖向通水能力,确定单元面积内的总通水能力;再计算分析设定的主固结时间内单元面积土体的主固结量,即可得到保证地基稳定条件下软基快速固结处理的沉降速率控制量。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能较好地用于软基快速固结处理;且该方法能较准确地计算出设定主固结时间内单元面积土体的主固结量,较好地控制软基的沉降速率,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同时得到科学安全的最优沉降速率,克服各种标准和规范存在的缺点,大大提高施工效果,并可有效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2、在南沙、横琴等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新区分布着大面积深厚软土,加强软基处理的研究对于促进这些地区基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堆载预压法是常用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国内外学者从变形加固机理、施工工艺、处理效果、工后沉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应力路径的软基加载控制标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力路径的软基加载控制标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2中,堆载预压实际工程概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力路径的软基加载控制标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2中,堆载预压数值模拟模型建立:为了简化问题,将软基处理排水固结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平面应变问题,将垂直排水通道转化为平面排水砂墙,同时考虑到大面积软基处理中,塑料排水板分布细而密、数量多,会影响有限元计算网格的划分的准确性,且结点与单元数目庞大,考虑采用陈立宏的第二种方法进行等效处理,即保持井阻不变,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应力路径的软基加载控制标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力路径的软基加载控制标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2中,堆载预压实际工程概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力路径的软基加载控制标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2中,堆载预压数值模拟模型建立:为了简化问题,将软基处理排水固结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平面应变问题,将垂直排水通道转化为平面排水砂墙,同时考虑到大面积软基处理中,塑料排水板分布细而密、数量多,会影响有限元计算网格的划分的准确性,且结点与单元数目庞大,考虑采用陈立宏的第二种方法进行等效处理,即保持井阻不变,调整砂墙间距,将砂墙间距设置为2m;土体单元本构关系选用mohr-coulomb模型,垂直排水通道塑料排水板采用程序中的drain单元来模拟,在砂垫层和原淤泥层之间也设置一层drain单元,用以模拟水平排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力路径的软基加载控制标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2中,加载工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力路径的软基加载控制标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2中,模型验证:多个规范均采用竖向沉降速率和边桩的水平位移速率作为加载控制标准,经过坡角处深层水平位移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实测值与计算值的总体变化规律相一致,最大位移量均发生于深度8m处,影响深度也均在22m左右,但两者在总位移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是计算点和监测点的位移不同所造成的,在本试验区两侧还有两个试验区,由于排水板板型的差异,以及排水板打设间距的不同,其他两个区的总沉降量和侧向位移均大于本试验区,而本区的实测值由于受到其他两个试验区的影响,所以其位移量也更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力路径的软基加载控制标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2中,依据沉降量随时间变化曲线,计算结果与实测成果基本吻合,总体规律性较好,最终沉降量实测值与计算值的误差仅有5.4%,表明模型可以反映本工程堆载预压变形所引起的变形特性,有限元计算结果仍表现出明显的分级加载特点,实测值与计算值在加载初期的误差相差较大,这可能与施工初期加载的不规律,以及沉降监测点位置发生明显的挤淤有关,挤淤作用使实测成果在初期出现了明显的反弹现象,而数值计算无法反映出这种现象,造成了两者在加载初期的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力路径的软基加载控制标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2中,沉降速率分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丹何楚韶郭荣幸叶建新汪秀清黄启帆刘权刘浩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检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