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频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246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2:58
本公开涉及一种宽频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研究区原始叠前炮集数据、深度域速度模型以及震源数据;对原始叠前炮集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保低频保真宽频叠前炮集数据;将保低频保真宽频叠前炮集数据、深度域速度模型以及震源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利用优化参数后的逆时偏移算法进行逆时偏移,得到逆时偏移数据体;在逆时偏移数据体中,提取成像道集;对成像道集处理,得到逆时偏移成像结果。以解决以往进行逆时偏移成像时,没有对炮集数据所有波场频率信息进行利用,在偏移时没有对偏移参数中的频宽方面的优化考虑,偏移频率受限于严格的数值频散关系,成像结果分辨率不高,对复杂地质目标的地震精细刻画能力有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宽频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地震波逆时成像技术的研发和规模应用推进,其在复杂波场和复杂构造准确成像中已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得到了国际地球物理界的广泛重视和热点研究。逆时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双程地震波波动方程,结合高阶逼近的数值离散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多路径传播、多次波归位、大倾角陡倾角成像、回转波成像、棱柱波成像以及保幅地震成像等关键技术问题,适合于速度和构造变化较为剧烈的复杂波场高精度成像,有效解决了克希霍夫积分法深度偏移和单程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等无法实现复杂波场准确归位的难题,因此具有明显的地震成像技术优势。随着近几年cpu/gpu等高性能计算技术、超算平台的规模应用和海量并行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逆时成像技术已突破了海量存储和庞大计算量等一系列技术瓶颈,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应用,并有效支撑了复杂地质目标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2、存在问题:行业内普遍认为逆时偏移只能解决复杂构造地震成像问题,严格根据数值频散关系,现有采集面元和地震资料条件下,逆时偏移的最大偏移频率通常选取20-30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频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深度域速度模型,对逆时偏移算法参数进行优化之前,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之前,还包括:建立深度域速度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深度域速度模型,对逆时偏移算法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参数后的逆时偏移算法的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频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频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深度域速度模型,对逆时偏移算法参数进行优化之前,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之前,还包括:建立深度域速度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深度域速度模型,对逆时偏移算法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参数后的逆时偏移算法的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频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差分精度条件下,利用深度域速度模型,进行逆时偏移参数优化处理的方法,包括: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可洋王朋杨微范兴才裴明波曹宝军王宏旭刘建颖李星缘邓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