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废料回收装置,具体为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精细分类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料,这些废料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浪费宝贵的资源。起初,建筑材料回收主要依赖于简单的手工分类和再利用,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且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研发更为先进的回收装置,以提高回收效率和环保性能。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率先开始了环保型建筑材料回收装置的研发和应用。这些装置在设计和功能上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和创新,例如采用更高效的破碎和筛分技术,配备先进的粉尘收集系统,以及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等。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环保型建筑材料回收装置的研发和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不断推出新型的回收装置和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目前,环保型建筑材料回收装置已经发展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设备之一。它不仅能够实现建筑废料的高效回收和再利用,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精细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精细分类装置(2)、导料槽(3)、输送带(4)和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板面(13)上设置有左右相互对称的支撑框架(11),所述支撑框架(11)之间设置有环形的支撑箍环(12),所述支撑箍环(12)为上下两个,上支撑箍环(12)的直径大于下支撑箍环(12),所述支撑箍环(12)内放置有精细分类装置(2),所述精细分类装置(2)包括有锥形筒(21),所述锥形筒(21)的外部形状与两个支撑箍环(12)相互适应,所述锥形筒(21)的中部设置有中心杆(23),所述锥形筒(2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上连接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精细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精细分类装置(2)、导料槽(3)、输送带(4)和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板面(13)上设置有左右相互对称的支撑框架(11),所述支撑框架(11)之间设置有环形的支撑箍环(12),所述支撑箍环(12)为上下两个,上支撑箍环(12)的直径大于下支撑箍环(12),所述支撑箍环(12)内放置有精细分类装置(2),所述精细分类装置(2)包括有锥形筒(21),所述锥形筒(21)的外部形状与两个支撑箍环(12)相互适应,所述锥形筒(21)的中部设置有中心杆(23),所述锥形筒(2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上连接杆(22),连接中心杆(23)和锥形筒(21)的上部,所述锥形筒(21)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下连接杆(24),连接中心杆(23)和锥形筒(21)的下部,所述中心杆(23)的底部设置有导料槽(3),所述导料槽(3)安装在板面(13)上,所述导料槽(3)中部设置有配合中空柱(33),所述中心杆(23)穿设与配合中空柱(33)中,所述中心杆(23)伸出配合中空柱(33)部分上装配有电机(5),所述电机(5)安装在板面(1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精细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箍环(12)之间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侧条(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精细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3)包括有侧板(31)、底板(32)和安装板(34),所述底板(32)倾斜设置在侧板(31)的底部,所述底板(32)的的外侧设置有90°折弯安装板(34),所述导料槽(3)通过安装板(34)固定安装在板面(13)之上,所述导料槽(3)的中部设置有配合中空柱(33)所述配合中空柱(33)贯穿导料槽(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精细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面(13)的中部设置有装配孔(14),所述装配孔(14)的位置与配合中空柱(33)相互对应,所述中心杆(23)依次穿设与配合中空柱(33)和装配孔(1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园林市政管理服务中心桐乡市路灯管理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