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玉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灭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220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白玉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灭菌装置,涉及培养基灭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灭菌舱,所述灭菌舱的底端套装有底座,且灭菌舱的外侧装配有可偏转打开的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上设置有闭合锁。该白玉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灭菌装置,通过灭菌舱和抽气泵以及托盘和电热板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白玉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灭菌装置在进行灭菌操作时,灭菌舱外侧的防护门处于闭合状态,水流通过输水管输入托盘的内侧,并在电热板的高温加热作用下形成水蒸气,对收纳盘中放置的培养基进行高温杀菌,完成杀菌工作后,电热板停止工作,同时抽气泵启动并将灭菌舱中残余的水蒸气抽出,从而避免防护门打开时水蒸气溢出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培养基灭菌装置,具体为一种白玉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灭菌装置


技术介绍

1、白玉菇别称白雪菇、白色蟹味菇、白色真姬菇、白玉蕈,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白蘑属,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白玉菇含蛋白质较一般蔬菜为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还有多种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物质,为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应长期食用,因此常被大批量的进行人工培育,进行白玉菇培育前,需要对其液体菌种培养基进行灭菌,需要使用到专用的灭菌装置。

2、现有专利技术cn202020746888.4中提出,现有的灭菌装置在使用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不便于对培养基进行再次灭菌,容易使培养基在存放过程中沾染细菌,影响了培养基后期的使用,而且培养基在放置拿取时,有时会出现粘黏的现象,对使用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防污染的白玉菇栽培研究用培养基灭菌装置。

3、该防污染的白玉菇栽培研究用培养基灭菌装置可通过电加热管对输送进来的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而蒸汽会通过隔板上的孔向上流通,便于对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但在完成灭菌工作后,箱体中会残余大量的水蒸气,不便于培养基的降温,打开箱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玉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灭菌装置,包括灭菌舱(1),所述灭菌舱(1)的底端套装有底座(3),且灭菌舱(1)的外侧装配有可偏转打开的防护门(2),所述防护门(2)上设置有闭合锁(6),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舱(1)中套装有托盘(10),且灭菌舱(1)的顶部装配有抽气泵(5),所述托盘(1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热板(14),且托盘(10)中套装有位于电热板(14)上方的收纳盘(11),所述托盘(10)与灭菌舱(1)的内壁之间通过偏转轴(15)活动连接,所述灭菌舱(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偏转轴(15)位置对应的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驱动轴延伸至灭菌舱(1)的内侧并与偏转轴(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玉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灭菌装置,包括灭菌舱(1),所述灭菌舱(1)的底端套装有底座(3),且灭菌舱(1)的外侧装配有可偏转打开的防护门(2),所述防护门(2)上设置有闭合锁(6),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舱(1)中套装有托盘(10),且灭菌舱(1)的顶部装配有抽气泵(5),所述托盘(1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热板(14),且托盘(10)中套装有位于电热板(14)上方的收纳盘(11),所述托盘(10)与灭菌舱(1)的内壁之间通过偏转轴(15)活动连接,所述灭菌舱(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偏转轴(15)位置对应的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驱动轴延伸至灭菌舱(1)的内侧并与偏转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玉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舱(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电热控制座(8),所述电热控制座(8)与电热板(14)之间通过连接线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玉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少强涂晓红黄美云
申请(专利权)人:龙海市九湖食用菌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