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负压隔离病房,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组装合成式负压隔离病房。
技术介绍
1、负压病房为隔离传染源、阻断空气传播疾病提供了良好条件,可最大程度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扩散,保护医务人员受到感染,并有效防止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用于隔离通过和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的病房。采用通风方式,使病房区域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定向流动,并使病房空气静压低于周边相邻相通区域空气静压,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向外扩散。
2、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两个不同的设备来配合使用,其中一个利用负压来抽取病房内的空气排放,另外一个利用正压将室外的新鲜空气流入病房内,进而导致传统的传染病房的空气中病毒传染的隔离装置通常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3、但是,现有的隔离病房通常由板材拼装而成,拼装工序繁杂且耗时较长,不利于隔离病房的快速搭建和部署,病房的净化设备不具备单独区域的净化处理,且传统的排风装置净化空气的能力不强,可能将部分有毒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中,从而产生一定的污染。
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复合材料组装合成式负压隔离病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组装合成式负压隔离病房,包括隔离房一(1)、隔离房二(2)和隔离房三(3),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房一(1)、隔离房二(2)与隔离房三(3)之间均采用组装式活动连接,所述隔离房一(1)的内部设置有缓冲间(11),所述隔离房二(2)的内部设置有半污染区(21),且所述隔离房三(3)的内腔设置有污染区(31),所述缓冲间(11)的内腔顶面固定安装有T型支撑板(6),所述T型支撑板(6)的外侧连接有延伸至缓冲间(11)内腔的风管(4),所述风管(4)的内部设置有负压排风机构(40),所述负压排风机构(40)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滤化机构(42),所述滤化机构(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组装合成式负压隔离病房,包括隔离房一(1)、隔离房二(2)和隔离房三(3),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房一(1)、隔离房二(2)与隔离房三(3)之间均采用组装式活动连接,所述隔离房一(1)的内部设置有缓冲间(11),所述隔离房二(2)的内部设置有半污染区(21),且所述隔离房三(3)的内腔设置有污染区(31),所述缓冲间(11)的内腔顶面固定安装有t型支撑板(6),所述t型支撑板(6)的外侧连接有延伸至缓冲间(11)内腔的风管(4),所述风管(4)的内部设置有负压排风机构(40),所述负压排风机构(40)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滤化机构(42),所述滤化机构(42)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拆卸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组装合成式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房一(1)包括前侧板(10)、后侧板(101)、侧边板(103)和顶板(105),所述前侧板(10)及后侧板(101)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板(102),所述竖板(102)的上表面与侧边板(103)下表面预设的插接孔(1031)的内表面活动嵌接,所述侧边板(103)的两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插条(104),所述插条(104)的外表面分别与预设在前侧板(10)、后侧板(101)两侧内壁的侧槽(1011)内壁滑动插接,所述后侧板(101)靠近隔离房二(2)的一侧设置有清洁通道(106),所述顶板(105)的下表面固定增设有与插接孔(1031)内壁活动插接的插块(1032),所述顶板(10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搭接板(122),所述隔离房二(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嵌块(121),且所述嵌块(121)的外表面延伸至搭接板(122)内壁上预设的空槽内部并与之活动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组装合成式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4)的下端外表面延伸至缓冲间(11)的内腔顶面,所述风管(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阻尘网(41),所述负压排风机构(40)包括有固定安装在风管(4)下表面的电机(401),所述电机(40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锥形齿轮(402),所述主动锥形齿轮(402)的两侧外表面分别啮合转动有从动锥形齿轮(403),所述从动锥形齿轮(403)的中心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杆(404),且所述轴杆(404)远离从动锥形齿轮(4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叶片(4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组装合成式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化机构(42)包括有连接风筒(421),所述连接风筒(421)的上端贯通连接有导风管(423),所述导风管(423)的输出端延伸至风管(4)的内部,所述连接风筒(421)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梅,周海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控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