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提花机的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194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提花机的传动机构,它包括两侧墙板、设置在两侧墙板间的主传动轴、位于主传动轴两端的两对提刀横梁以及垂直连接在两对提刀横梁之间的多片提刀,它还包括分别安装在墙板上与主动轴轴心线相平行设置的副传动轴,所述副传动轴与主传动轴之间通过相啮合的齿轮连接,所述副传动轴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与提刀横梁相连接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主传动轴的转动通过副传动轴传动,驱动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提刀上下运动,通过采用副传动轴与转传动及曲柄连杆机构的传动方式,曲柄连杆机构分散了副传动轴的受力,因而,能够保持长时间使用,且整个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加工生产容易、成本低,值得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特别是一种电子提花机的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电子提花机是机电一体化产品,需要有一套传动机构,实现提刀的上下运动。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技术专利,专利申请号200510049649. 3、专利名称为连杆-不完全齿轮组合式电子提花机提刀开口控制机构,其公开了一种由连杆机构与不完全齿轮机构组合而成的传动方案;中国技术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320121078. 6、专利名称为一种电子提花机开口装置,其公开了一种用异向型共轭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的传动方案。在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前一个专利文献其是先由连杆机构把旋转运转变为往复运动,再由不完全齿轮机构把一组往复运动变为相向的二组往复运动。这一技术方案中的连杆机构受力很大,由此带来加工要求高、成本上升的缺点;在第二个专利文献中,其采用的是共轭凸轮组把旋转运动变为相向的往复运动,共轭凸轮组的加工精度要求高,由此带来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成本低的应用于电子提花机上的传动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提花机的传动机构,它包括两侧墙板、设置在两侧墙板间的主传动轴、位于主传动轴两端的两对提刀横梁以及垂直连接在两对提刀横梁之间的多片提刀,它还包括分别安装在墙板上与所述的主动轴轴心线相平行设置的副传动轴,所述的副传动轴与主传动轴之间通过相啮合的齿轮连接,所述的副传动轴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与所述的提刀横梁相连接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的主传动轴的转动通过副传动轴传动,驱动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提刀上下运动。 所述的副传动轴平行地位于主传动轴的两侧,所述的两副传动轴等速、相向且同步运动。 在所述的墙板上靠近所述的提刀横梁分别设置有滑轨,在提刀横梁上安装有在相应的滑轨中上下运动的滑动定位部件。 主传动轴与副传动轴的传动比为n : 1 (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每个所述的副传动轴两端上的连杆为共轭关系。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如下优点通过采用副传动轴与转传动及曲柄连杆机构的传动方式,曲柄连杆机构分散了副传动轴的受力,因而,能够保持长时间使用,且整个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加工生产容易、成本低,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根据本技术所实施电子提花机传动机构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2、滑动定位部件;3、提刀横梁;4、滑轨;5、曲柄连杆机构;51、连杆;52、曲柄;6、副传动轴;7、主传动轴;8、副传动轴;9、曲柄连杆机构;91、连杆;92、曲柄;10、提刀横梁;11、提刀;12、提刀;13、齿轮;14、齿轮;15、齿轮;16、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电子提花机传动机构,其包括设置在电子提花机上的两侧墙板(图中未显示),在两侧墙板间设置有主传动轴7,在主传动轴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对提刀横梁,在相应的两端提刀横梁间连接有多片提刀,在图1中,仅示出了位于主传动轴7—端的一对提刀横梁3、10,另一对提刀横梁对称地位于主传动轴7的另一侧,在此不再专门示意。提刀横梁3与垂直位于其下方的提刀12相连接,提刀横梁12与垂直位于其下方的提刀11相连接,提刀横梁3与一对平行且相竖直设置的连杆51相固定连接,连杆51的另一端部连接有曲柄52,从而形成连杆曲柄机构5,同样,提刀横梁10也与一对平行且相竖直设置的连杆91相固定连接,且连杆91与连杆51为共轭关系,连杆91的另一端连接有曲柄92,其也形成一对曲柄连杆机构9,上述的曲柄连杆机构5、9分别和平行位于主传动轴7两侧的副传动轴6、9的端部相固定连接,且主动轴7与副传动轴6、8之间通过相啮合的齿轮13、 14、15、16相连接。 本技术传动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电机(图中未显示)驱动主传动轴7运转,从而在相应齿轮13、 14、 15作用下,副传动轴6、8开始转动,副传动轴6、8之间的运动是等速、相向且同步运动的,所谓等速,是指副传动轴6与副传动轴8之间的角位移相等,即可通过设定主传动轴与副传动轴的传动比,可以为l : l,也可以为n : l来实现;相向运动是指当副传动轴6顺时针运转,贝幅U传动轴8为逆时针运转,反之亦然;同步运动是指安装在副传动轴6上的曲柄连杆机构5与安装在副传动轴8上的曲柄连杆机构9同时达到最高点。由于副传动轴6、8的运转,带动曲柄连杆机构5、9运动,使得相应的连杆51、91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与连杆51相连接的提刀横梁3和与连杆91相连接的提刀横梁10上下运动,故而相应的提刀11、12也随之上下同步且等速运动,以进行提花工作。 为了使得提刀横梁的运动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在靠近提刀横梁3的墙板上设置有滑轨4,提刀横梁3上安装有滑动定位部件2,通过滑动定位部件2在滑轨4中的运动,从而使得提刀横梁3稳定的上升或下降,同样,在靠近提刀横梁10的墙板上也同样设置有滑轨及安装在提刀横梁上的滑动定位部件(图中未显示)。 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传动机构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通过该实施例具体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提花机的传动机构,它包括两侧墙板、设置在两侧墙板间的主传动轴(7)、位于主传动轴(7)两端的两对提刀横梁(3、10)以及连接在两对提刀横梁(3、10)之间的多片提刀(11、1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分别安装在墙板上与所述的主动轴(7)轴心线相平行设置的副传动轴(6、8),所述的副传动轴(6、8)与主传动轴(7)之间通过相啮合的齿轮(13、14、15、16)连接,所述的副传动轴(6、8)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与所述的提刀横梁(3、10)相连接的曲柄连杆机构(5、9),所述的主传动轴(7)的转动通过副传动轴(6、8)传动,驱动曲柄连杆机构(5、9)的连杆(51、91)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提刀(11、12)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子提花机的传动机构,它包括两侧墙板、设置在两侧墙板间的主传动轴(7)、位于主传动轴(7)两端的两对提刀横梁(3、10)以及连接在两对提刀横梁(3、10)之间的多片提刀(11、1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分别安装在墙板上与所述的主动轴(7)轴心线相平行设置的副传动轴(6、8),所述的副传动轴(6、8)与主传动轴(7)之间通过相啮合的齿轮(13、14、15、16)连接,所述的副传动轴(6、8)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与所述的提刀横梁(3、10)相连接的曲柄连杆机构(5、9),所述的主传动轴(7)的转动通过副传动轴(6、8)传动,驱动曲柄连杆机构(5、9)的连杆(51、91)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提刀(11、12)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俞桂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