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162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成,哈茨木霉菌1份‑16份、白黄链霉菌2份‑11份、口乳杆菌3份‑21份、纳米银颗粒粉末2份‑5份、咯菌腈0.5份‑2.5份、戊唑醇0.2份‑1.8份、25%氰烯菌酯悬浮剂0.6份‑3.3份、链霉菌0.3份‑1.7份、EM益生菌3份‑17份、微量元素1份‑3.5份、余量为发酵液。本病剂使用时,能够利用白黄链霉菌、哈茨木霉菌和口乳杆菌等多种微生菌以实现对稻恶苗病源菌的多效生长抑制,通过上述多效生长抑制效果的实现,以有效提高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具体为一种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水稻恶苗病病原菌是水稻生产中重要的种传病害,水稻种子上携带的病原菌分生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该病害的流行可造成水稻减产10%~20%,严重的可减产50%以上,近年来由于长期使用相同种类的化学农药,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使该病害的发生有增长的趋势。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0372462c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剂的生产菌株为除虫链霉菌,eco00005,eco00005菌株已于2006年4月17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681,上述专利技术具有原料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防治效果好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上述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不能利用多种微生菌以实现对稻恶苗病源菌的多效生长抑制,因而现有病剂的病源菌抑制效果及环保性较为局限,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成,哈茨木霉菌1份-16份、白黄链霉菌2份-11份、口乳杆菌3份-21份、纳米银颗粒粉末2份-5份、咯菌腈0.5份-2.5份、戊唑醇0.2份-1.8份、25%氰烯菌酯悬浮剂0.6份-3.3份、链霉菌0.3份-1.7份、EM益生菌3份-17份、微量元素1份-3.5份、余量为发酵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为Fe、Mg、Zn、Cu、B、稀土元素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戊唑醇的浓度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成,哈茨木霉菌1份-16份、白黄链霉菌2份-11份、口乳杆菌3份-21份、纳米银颗粒粉末2份-5份、咯菌腈0.5份-2.5份、戊唑醇0.2份-1.8份、25%氰烯菌酯悬浮剂0.6份-3.3份、链霉菌0.3份-1.7份、em益生菌3份-17份、微量元素1份-3.5份、余量为发酵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为fe、mg、zn、cu、b、稀土元素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戊唑醇的浓度为42%,所述咯菌腈的浓度为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成,复合维生素1份-5份、柠檬浆3份-17份、麦芽膏2份-8份、葡萄糖4份-6份、余量为酵母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抗水稻恶苗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颗粒粉末的细度为50目,所述纳米银颗粒粉末的纯度为99.99%。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波阴长发段灵涛陈洪凡黄建华康美花杨迎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