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属离子调控适配体在聚多巴胺表面吸附作用的生物传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143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生物传感方法,利用了多价金属离子促进DNA分子在聚多巴胺表面的吸附现象。功能化的DNA分子‑适配体,在多价金属离子(比如Mg<supgt;2+</supgt;或Ca<supgt;2+</supgt;)作用下吸附在聚多巴胺表面,当适配体与目标物结合后构象改变,与聚多巴胺表面的亲和力减弱从而释放到溶液中。为了便于观察该过程,适配体用荧光基团标记。在目标物诱导下释放到溶液中的适配体导致溶液荧光信号增强,通过信号增量反映出待测物的含量。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适配体的荧光传感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荧光生物传感,具体涉及多价金属离子介导下核酸适配体在聚多巴胺表面的吸附行为和目标物诱导下适配体从聚多巴胺表面脱离的现象。


技术介绍

1、核酸适配体是通过体外selex技术筛选出的一段单链寡核苷酸序列,对目标物有特异性亲和力,被称为“人工抗体”。核酸适配体相比抗体具有更优异的特点:合成和修饰简单、化学性质稳定,成本低等,广泛用于食品安全、环境检测、药物递送、疾病诊断等领域。聚多巴胺(pda)是lee等人受贻贝黏附现象启发提出的一种仿生材料(science,2007,318,426)。多巴胺在弱碱性条件下氧化自聚形成聚多巴胺,对材料的形貌和表面性质没有要求,是一种通用的表面修饰方法。该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pda可以通过迈克尔加成或西弗碱反应连接含氨基、巯基的分子,进行功能化修饰。除用作表面修饰材料以外,调节反应条件多巴胺氧化自聚可形成不同尺寸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j.mater.chem.c,2015,3,720)。

2、核酸适配体是一个聚阴离子,pda在中性条件下也带负电,二者相互排斥。研究发现,多价金属离子(mg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利用多价金属离子调控适配体在聚多巴胺表面吸附作用的生物传感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价金属离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金属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Mg2+、Ca2+、Zn2+、Cu2+、Ni2+、Co2+、Mn2+、Ce3+;多价金属离子于溶液中的浓度为0.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材料是指聚多巴胺颗粒或修饰聚多巴胺涂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N)、聚多巴胺修饰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2@PDA)、聚多巴胺修饰的2D黑磷纳米片(BP@PD...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多价金属离子调控适配体在聚多巴胺表面吸附作用的生物传感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价金属离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金属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mg2+、ca2+、zn2+、cu2+、ni2+、co2+、mn2+、ce3+;多价金属离子于溶液中的浓度为0.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材料是指聚多巴胺颗粒或修饰聚多巴胺涂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n)、聚多巴胺修饰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2@pda)、聚多巴胺修饰的2d黑磷纳米片(bp@pda)、聚多巴胺修饰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3o4@pd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适配体指通过筛选得到的一段寡核苷酸序列,对目标物显示特异性的结合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亮杨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