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095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涉及甘薯种植领域。一种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还包括:水箱,设置在所述育苗箱的下侧,所述水箱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接通有输水管、输气管;支杆,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水箱的上端两侧,所述育苗箱的两侧滑动连接在相邻的支杆上;顶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杆的上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或者喷淋管进行浇水的方式相比,该装置可以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湿润和松土,保证了甘薯种子能够充分的对水分或水中的养分进行吸收,节省育苗时间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大田栽插时甘薯幼苗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甘薯种植,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选育甘薯新品种生产中,主要还是利用杂交组合获得甘薯实生种子,并通过种植实生苗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株系,从而获得甘薯新品种,因此甘薯实生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高低直接影响甘薯新品种的选育效率,而获得实生壮苗是甘薯新品种选育的前提条件。

2、由于甘薯实生种子具有坚硬的种皮,未经处理的种子即使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也很难萌发,因此,在甘薯实生种子育苗前,需要用机械破损或化学处理的方法对种子进行适当的破皮,以便种子能充分吸收水分,提高发芽率。

3、在对甘薯实生种子的种皮进行处理之后,便可将其栽入育苗箱内进行育苗,并在育苗期间对其进行浇水和施肥,以便于甘薯实生种子能够更好的生长,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或者喷淋管喷淋的方式对甘薯实生种子进行浇水,两种方式均是直接将水浇在土壤的表面,因此可能会使水分只存在上方的土壤内,以至于甘薯实生种子可能无法充分地对水分进行吸收,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还包括:水箱,设置在所述育苗箱的下侧,所述水箱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接通有输水管、输气管;支杆,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水箱的上端两侧,所述育苗箱的两侧滑动连接在相邻的支杆上;顶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杆的上端;分流箱,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分流箱位于育苗箱的正上方;环形喷气管,通过输气硬管等间距固定连接在所述分流箱的下表面上,所述环形喷气管通过输气硬管与分流箱相连通;第一输气软管,两端分别与所述水箱的出气口、分流箱的进气口相接通。

3、进一步地,还包括储气箱和活塞板,所述储气箱对称固定连接在水箱的两侧,所述活塞板滑动连接在储气箱内,所述储气箱的两侧上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第一输气软管远离水箱的一端与储气箱的进气口相接通,所述水箱的出气口与分流箱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第二输气软管相接通,所述第一输气软管、第二输气软管内均设有电磁阀,所述顶板靠近储气箱的位置贯穿有拉力绳,所述拉力绳的两端分别与育苗箱、活塞板固定连接。

4、为了避免拉力绳与顶板之间因长时间摩擦而发生断裂,更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靠近拉力绳的位置安装有承接轮,所述拉力绳绕接在承接轮上。

5、为了便于对土壤进行抖动,以便环形喷气管在土壤内形成的环形凹槽能够被覆盖振实,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杆上套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水箱、育苗箱固定连接。

6、为了便于环形喷气管更好的插接进育苗箱的土壤内,再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喷气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v型疏土环。

7、为了便于对水箱中储存的水量进行查看,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正面开设有贯穿口,所述水箱的贯穿口处固定连接有透明板。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水箱、支杆、顶板、分流箱、输气硬管、环形喷气管、储气箱、活塞板、拉力绳以及第一输气软管、第二输气软管等的配合使用,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或者喷淋管进行浇水的方式相比,该装置可以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湿润和松土,保证了甘薯种子能够充分的对水分或水中的养分进行吸收,节省育苗时间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大田栽插时甘薯幼苗的成活率。

9、当需要对甘薯种子进行浇水时,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气箱(5)和活塞板(503),所述储气箱(5)对称固定连接在水箱(1)的两侧,所述活塞板(503)滑动连接在储气箱(5)内,所述储气箱(5)的两侧上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第一输气软管(501)远离水箱(1)的一端与储气箱(5)的进气口相接通,所述水箱(1)的出气口与分流箱(6)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第二输气软管(502)相接通,所述第一输气软管(501)、第二输气软管(502)内均设有电磁阀,所述顶板(3)靠近储气箱(5)的位置贯穿有拉力绳(7),所述拉力绳(7)的两端分别与育苗箱(4)、活塞板(50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上靠近拉力绳(7)的位置安装有承接轮(701),所述拉力绳(7)绕接在承接轮(7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2)上套接有伸缩弹簧(201),所述伸缩弹簧(201)的两端分别与水箱(1)、育苗箱(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喷气管(6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V型疏土环(6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正面开设有贯穿口,所述水箱(1)的贯穿口处固定连接有透明板(10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实生种子快速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气箱(5)和活塞板(503),所述储气箱(5)对称固定连接在水箱(1)的两侧,所述活塞板(503)滑动连接在储气箱(5)内,所述储气箱(5)的两侧上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第一输气软管(501)远离水箱(1)的一端与储气箱(5)的进气口相接通,所述水箱(1)的出气口与分流箱(6)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第二输气软管(502)相接通,所述第一输气软管(501)、第二输气软管(502)内均设有电磁阀,所述顶板(3)靠近储气箱(5)的位置贯穿有拉力绳(7),所述拉力绳(7)的两端分别与育苗箱(4)、活塞板(50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晓璐王秀梅陈卫刘新亮朱玉灵邢凤武陈乃珍刘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