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及其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092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涂胶技术领域,包括涂胶组件、红外涂层厚度检测组件、控制单元以及胶液补充组件,所述涂胶组件包括控胶辊、涂胶辊以及传动辊,所述控胶辊和涂胶辊水平设置,且所述控胶辊和涂胶辊之间的上半圆弧部分两端均设置有封堵板,两个所述封堵板、控胶辊和涂胶辊之间合围形成储胶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阻隔框使储胶槽被分隔形成两个底端相连通的弧状狭缝,两个弧状狭缝分别为第一弧状狭缝和第二弧状狭缝,进而可在不减小胶液与涂胶辊接触面积的前提下,降低了储胶槽储胶量,避免储胶槽储存过多的胶液,导致处于上部胶液发生固化影响胶液的流动,从而影响到涂胶机头对涂胶量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胶,具体为一种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预浸料成品质量与其两面含浸(浸润)树脂的均匀性和厚度息息相关,在常规技术中预浸料的涂胶工序通常采用辊筒式涂胶机头进行涂胶,辊筒式涂胶机头是通过涂胶辊、控胶辊及传动辊的配合来完成涂胶操作,具体的,在涂胶过程中,涂胶辊和传动辊发生相对的转动使得处于二者之间的碳纤维编织布发生运动,此过程中,涂胶辊在转动过程中可将存储于涂胶辊与控胶辊之间的胶水(树脂)转移到碳纤维编织布的表面,完成涂胶操作,而为了确保碳纤维编织布上树脂的均匀性,在现有技术中涂胶机头前方一般会安装有红外涂层厚度检测组件,通过红外涂层厚度检测组件来实时检测预浸料上树脂的厚度,当预浸料上树脂的厚度超过设定厚度范围值时,涂胶机头能调节涂胶辊的转速来相应地调节涂胶量,以确保预浸料上树脂厚度处于在设定厚度范围值内。

2、但是涂胶机头在涂胶过程中,由于树脂粘稠较大,而储存于涂胶辊和控胶辊之间上层中心位置处的树脂又处于静止状态,在长时间的工作下上层树脂易发生粘结固化现象,导致涂胶辊和控胶辊之间树脂流动性变差,进而影响涂胶机头对涂胶量的控制,从而影响预浸料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包括涂胶组件、红外涂层厚度检测组件、控制单元以及胶液补充组件,所述涂胶组件包括控胶辊、涂胶辊以及传动辊,所述控胶辊和涂胶辊水平设置,且所述控胶辊和涂胶辊之间的上半圆弧部分两端均设置有封堵板,两个所述封堵板、控胶辊和涂胶辊之间合围形成储胶槽,所述控胶辊和涂胶辊之间形成出胶间隙;

4、所述储胶槽内设置有防凝固组件,所述防凝固组件的两端与封堵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防凝固组件包括由第一圆弧板、第二圆弧板以及第三圆弧板侧边相互连接合围构成的阻隔框,所述第一圆弧板、第二圆弧板以及第三圆弧板的内弧面均朝外设置;

5、所述阻隔框的第一圆弧板与控胶辊上半圆弧部分之间形第一弧状狭缝,所述阻隔框的第三圆弧板与涂胶辊上半圆弧部分之间形成第二弧状狭缝,且第一弧状狭缝与第二弧状狭缝的底端连通;

6、所述阻隔框的内部中空形成加热通道,所述第三圆弧板顶部的两端均设置侧板,两个侧板和第三圆弧板之间合围形成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靠近第一弧状狭缝的一侧为溢胶边,所述溢流槽靠近第二弧状狭缝一侧为补胶边,其中,溢胶边的高度低于补胶边的高度;

7、所述防凝固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溢流槽内的胶液不断从其补胶边推入第二弧状狭缝内。

8、进一步地,一对所述封堵板相对侧均设置有向内凹陷并与阻隔框适配的卡槽,且一对所述封堵板相背一侧对应卡槽处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阻隔框的可拆卸设置有封板。

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通道内设置有加热温控组件,所述加热温控组件包括加热管,以及温度传感器,且加热管靠近所述第三圆弧板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推料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一对侧板之间的推料筒,所述推料筒与所述第三圆弧板同轴设置,且推料筒的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叶片,且叶片远离推料筒的一侧抵触于第三圆弧板内弧边,所述推料筒的一端的侧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步进电机。

11、进一步地,所述叶片自推料筒沿其转动方向一侧倾斜。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涂胶机头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一:通过胶液补充组件在储胶槽靠近控胶辊一侧向第一弧状狭缝内补充树脂,直至树脂的液面处于溢流槽的溢胶边和补胶边之间后,调整胶液补充组件的注胶速度,使其胶液补充组件缓慢向储胶槽内补充树脂;

14、步骤二:启动推料组件将溢流槽内的胶液不断从其补胶边推入第二弧状狭缝内,并使第二弧状狭缝的液面高度高于第一弧状狭缝的液面高度;

15、步骤三:当红外涂层厚度检测组件检测涂胶厚度超过预设值时,提高涂胶辊的转速,当红外涂层厚度检测组件检测涂胶厚度低于预设值时,降低涂胶辊的转速。

16、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控制推料组件的推料速度,使第二弧状狭缝内的液面高度低于储胶槽补胶边的高度,使第一弧状狭缝的液面高度高于储胶槽的溢胶边高度。

17、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当第一弧状狭缝的液面高度和第二弧状狭缝的液面高度均低于储胶槽的溢胶边的高度时,提高胶液补充组件的注胶速度。

18、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通过阻隔框使储胶槽被分隔形成两个底端相连通的弧状狭缝,两个弧状狭缝分别为第一弧状狭缝和第二弧状狭缝,进而可在不减小胶液与涂胶辊接触面积的前提下,降低了储胶槽储胶量,避免储胶槽储存过多的胶液,导致处于上部胶液发生固化影响胶液的流动,从而影响到涂胶机头对涂胶量的控制。

20、2、本专利技术第一弧状狭缝和第二弧状狭缝的截面宽度较小,涂胶辊和控胶辊在转动过程中可对第一弧状狭缝和第二弧状狭缝内的胶液造成的扰动,可进一步避免胶液发生固化,并且阻隔框内的加热通道可进行加热,进而热辐射的方式,使得第一弧状狭缝和第二弧状狭缝内的胶液维持在合适的温度,避免胶液发生固化。

21、3、本专利技术推料组件可将第一弧状狭缝中溢入溢胶槽内的胶液不断地从溢胶槽内的补胶边推出,进而使第二弧状狭缝内的胶液的液面高于第一弧状狭缝内胶液的液面,而重力作用下,使第一弧状狭缝内胶液不断朝第二弧状狭缝内流动,使第一弧状狭缝和第二弧状狭缝处于流动的状态,而通过此方式使第一弧状狭缝和第二弧状狭缝流动,其对第一弧状狭缝和第二弧状狭缝胶液扰动较小,可避免影响涂胶机头对涂胶量控制。

2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包括涂胶组件、红外涂层厚度检测组件、控制单元以及胶液补充组件,所述涂胶组件包括控胶辊(100)、涂胶辊(200)以及传动辊(300),所述控胶辊(100)和涂胶辊(200)水平设置,且所述控胶辊(100)和涂胶辊(200)之间的上半圆弧部分两端均设置有封堵板(400),两个所述封堵板(400)、控胶辊(100)和涂胶辊(200)之间合围形成储胶槽(500),所述控胶辊(100)和涂胶辊(200)之间形成出胶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封堵板(400)相对侧均设置有向内凹陷并与阻隔框(600)适配的卡槽(410),且一对所述封堵板(400)相背一侧对应卡槽(410)处设置有限位螺栓(420),所述阻隔框(600)的可拆卸设置有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660)内设置有加热温控组件,所述加热温控组件包括加热管(661),以及温度传感器,且加热管(661)靠近所述第三圆弧板(630)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一对侧板(670)之间的推料筒(710),所述推料筒(710)与所述第三圆弧板(630)同轴设置,且推料筒(710)的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叶片(720),且叶片(720)远离推料筒(710)的一侧抵触于第三圆弧板(630)内弧边,所述推料筒(710)的一端的侧板(670)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步进电机(7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720)自推料筒(710)沿其转动方向一侧倾斜。

6.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控制推料组件的推料速度,使第二弧状狭缝(650)内的液面高度低于储胶槽(500)补胶边(682)的高度,使第一弧状狭缝(640)的液面高度高于储胶槽(500)的溢胶边(681)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当第一弧状狭缝(640)的液面高度和第二弧状狭缝(650)的液面高度均低于储胶槽(500)的溢胶边(681)的高度时,提高胶液补充组件的注胶速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包括涂胶组件、红外涂层厚度检测组件、控制单元以及胶液补充组件,所述涂胶组件包括控胶辊(100)、涂胶辊(200)以及传动辊(300),所述控胶辊(100)和涂胶辊(200)水平设置,且所述控胶辊(100)和涂胶辊(200)之间的上半圆弧部分两端均设置有封堵板(400),两个所述封堵板(400)、控胶辊(100)和涂胶辊(200)之间合围形成储胶槽(500),所述控胶辊(100)和涂胶辊(200)之间形成出胶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封堵板(400)相对侧均设置有向内凹陷并与阻隔框(600)适配的卡槽(410),且一对所述封堵板(400)相背一侧对应卡槽(410)处设置有限位螺栓(420),所述阻隔框(600)的可拆卸设置有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660)内设置有加热温控组件,所述加热温控组件包括加热管(661),以及温度传感器,且加热管(661)靠近所述第三圆弧板(630)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涂胶量的涂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一对侧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金本叶美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复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