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056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和地源热泵子系统,地源热泵子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换热回路上的地源热泵机组、浅层地埋管、第一开闭阀和第一水泵,以及与换热回路并联的换热支路,换热支路与换热回路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位于浅层地埋管的上游和第一水泵的下游,换热支路上依次设置有中深层地埋管、第二开闭阀和第二水泵;太阳能集热子系统与换热回路并联且两个连接点分别位于地源热泵机组的上下游,太阳能集热子系统与换热回路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开闭阀。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耦合应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可再生能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时代发展,地球上的能源被大量消耗,不少国家的发展都受到能源的制约,作为世界大国,我国每年对石油天然气这种化石能源消耗也是极其庞大的,化石能源作为我国主要能源消耗,受到进口和自身产量限制,使得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挑战,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是必要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有很多种类,其中,太阳能储量丰富,使用无污染但是稳定性较差,而地热能是是地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地热能使用是通过地源热泵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地下土壤温度、地表水温和地下水温稳定的特点,在冬天通过消耗少量的电能把从土壤中吸收的低品质热量提高品质后给建筑供暖使用,同时使大地土壤中的温度降低,即将冷量蓄存下来夏天使用;在夏天通过消耗少量的电能把建筑里的热量传输给地下土壤给建筑降温,即给地下土壤蓄存热量在冬天使用。但是,地源热泵技术存在先天性缺陷,由于地源热泵技术在夏天向地下土壤层排热,冬季从地下土壤层取热来实现冬夏两季地下土壤的热平衡,所以该技术不能实现单一系统供暖。而在寒冷或者高原寒冷地区,冬天仅需要供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和地源热泵子系统,所述地源热泵子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换热回路(22)上的地源热泵机组(7)、浅层地埋管(16)、第一开闭阀(12)和第一水泵(8),以及与所述换热回路(22)并联的换热支路(23),所述换热支路(23)与所述换热回路(22)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位于所述浅层地埋管(16)的上游和所述第一水泵(8)的下游,所述换热支路(23)上依次设置有中深层地埋管(17)、第二开闭阀(13)和第二水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太阳能集热水箱(1)、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和地源热泵子系统,所述地源热泵子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换热回路(22)上的地源热泵机组(7)、浅层地埋管(16)、第一开闭阀(12)和第一水泵(8),以及与所述换热回路(22)并联的换热支路(23),所述换热支路(23)与所述换热回路(22)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位于所述浅层地埋管(16)的上游和所述第一水泵(8)的下游,所述换热支路(23)上依次设置有中深层地埋管(17)、第二开闭阀(13)和第二水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太阳能集热水箱(1)、第三水泵(2)和太阳能集热器(3),所述太阳能集热水箱(1)的进出口分别与所述换热回路(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泵子系统还包括旁通管路(24),所述旁通管路(24)与所述换热回路(22)并联且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外界空气中,所述旁通管路(24)上设置有第四开闭阀(18)和第四水泵(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路(24)与所述换热回路(22)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位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7)的上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供需回路(25),所述供需回路(25)上依次设置有用户侧(5)、第五水泵(6)和所述地源热泵机组(7)。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佳李天阳李梦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