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固定结构、门窗和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036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板固定结构、门窗和幕墙,其中面板固定结构包括:室内架,位于所述面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包括框体,所述框体设置有连接所述面板的结构胶;侧隔热件,位于所述框体的顶部或左右方向一侧,至少一个所述侧隔热件包括连接所述框体的第一安装部、抵接所述面板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一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连接部;下隔热件,包括连接所述框体的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用于支撑所述面板。本技术的一种面板固定结构、门窗和幕墙,能够简化结构,方便安装,同时,提升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节能建筑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面板固定结构、门窗和幕墙


技术介绍

1、常见的,面板多为玻璃,可以是单层或双层,应用于门窗和幕墙。

2、其中,门窗多包括框架,框架内安装面板。

3、其中,幕墙多会包括室内架、室外架以及螺钉,室内架和室外架抵接面板的两侧,而螺钉从两块面板之间的缝隙穿过并连接室内架和室外架,完成对面板的固定,同时,螺钉会套装有隔热材料,减少室内外的热传递。

4、然而,框架多采用铝合金型材,不利于节能,而后者结构复杂,不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面板固定结构,能够简化结构,方便安装,同时,提升节能效果。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面板竖立,包括:

3、室内架,位于面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包括框体,框体设置有连接面板的结构胶;

4、侧隔热件,位于框体的顶部或左右方向一侧,至少一个侧隔热件包括连接框体的第一安装部、抵接面板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一夹持部、连接第一安装部和第一夹持部的连接部;

5、下隔热件,包括连接框体的第二安装部、连接第一安装部的承托部,承托部用于支撑面板。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1.本技术通过设置室内架,使室内架包括框体,框体上具有结构胶,因而,方便面板与框体连接固定,同时,框体内提供可视空间,方便透光以及观察室内外。

8、2.本技术通过采用结构胶固定面板,因而,降低了对侧隔热件的强度要求,方便侧隔热件采用节能材料制造,提升节能效果。

9、而且,结构胶将面板固定在框体上,因而,面板不会干扰侧隔热件的安装,使得侧隔热件的安装方式等同于两个零件的组装,安装方式简便,安装难度低。

10、3.本技术通过设置侧隔热件,使侧隔热件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一夹持部和连接部,因而,侧隔热件还通过夹持的方式,使得面板挤压和紧贴结构胶,更加牢靠的固定面板。

11、4.本技术通过设置下隔热件,使下隔热件具有第二安装部和支撑部,因而,既可以支撑面板,避免面板沿框体向下偏移,从而,通过向上支撑面板、水平夹持面板、水平粘接面板,全面而牢靠地固定面板,又可以减少热量传递,进一步地提升节能效果。

1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侧隔热件或下隔热件包括隔热型材,隔热型材包括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型材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隔热型材来制造隔热件,既可以满足节能隔热需要,又降低制造难度,还方便通过裁切不同长度的隔热型材,适应不同规格面板的尺寸要求。

14、而玻纤材料还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强度,提高承载能力。

1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拉挤型材使用玻璃纤维、玻纤布和玻纤毡中一种或多种与热固基树脂混合并通过拉挤工艺制成。

16、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玻璃纤维、玻纤布和玻纤毡与热固树脂混合并通过拉挤工艺生产隔热型材,既可以达到隔热的目的,还可以提高隔热型材的力学性能,提高承载能力,使得隔热件与结构胶配合,更加牢靠地固定面板以及支撑面板。

17、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隔热型材表面涂装装饰。

18、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隔热型材的表面进行涂装装饰,还使得下隔热件和侧隔热件的外观与设计要求一致,不影响门窗和幕墙的整体外形和外观。

19、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侧隔热件或下隔热件包括中空的隔热型材、位于隔热型材内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用于连接框体,隔热型材的外表面用于接触面板。

20、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使隔热型材中空,可以减少用料,降低成本,又方便布置支撑杆,减少占用空间,同时,由于设置了支撑杆,提高侧隔热件,尤其是提高下隔热件的强度,方便下隔热件承载面板的部分重力。

21、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框体包括两个立柱和连接两个立柱的横梁,支撑杆的两端连接两个立柱,横梁设置有容置隔热型材的一侧的限位槽。

22、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槽,一方面,可以限定隔热型材的一边缘,防止面板对隔热件的反作用力使隔热件扭转,避免影响面板的固定,另一方面,简化隔热件与横梁的连接,降低装配难度,再一方面,可以增大隔热件与横梁的配合区域和配合长度,避免应力集中,隔热件与横梁的连接不易失效。

23、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横梁上用于形成限位槽的实体凹陷于横梁内。

24、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使形成限位槽的实体凹陷于横梁内,因而,还使得横梁的外形平整,减少突兀,既缩短力臂,提高隔热件的承载能力,又使得横梁可以整齐堆放,方便运输。

2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限位槽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防脱凸部。

26、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防脱凸部,可以形成倒扣结构,提升防脱能力,同时,防脱凸部易于成形,方便生产制造。

27、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限位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均设置有防脱凸部。

28、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防脱凸部,可以使得限位槽的上下两个侧壁均具有防脱能力,不会因装反而降低防脱效果,减少安装工作量。

29、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隔热型材具有两个第一悬臂,两个第一悬臂相远离的一侧与限位槽的内部匹配。

30、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第一悬臂,因而,可以通过利用两个第一悬臂相互靠近的弹性变形,方便下隔热件插入到限位槽内,降低制造偏差对安装的影响。

31、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第一悬臂设置有与防脱凸部匹配的卡扣凸部。

32、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卡扣凸部,还使得卡扣凸部与防脱凸部配合防脱,提升防脱能力,进而,提高下隔热件的承载能力,同时,降低对第一悬臂的弹性性能的要求,避免弹性要求与刚性要求相互矛盾或难以兼顾。

33、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隔热型材具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沿室内外方向排布,第一空腔靠近横梁设置,第一空腔设置支撑杆。

34、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既满足容置支撑杆的需要,又减少下隔热件的实体体积,减少热胀冷缩产生的变形,降低原料成本。

3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固定结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连通。

36、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使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连通,还减少了挤出时芯模的数量,降低尺寸控制难度。

37、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面板固定结构,所述面板(1)竖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隔热件(7)或所述下隔热件(11)包括中空的隔热型材(24)、位于所述隔热型材(24)内的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的两端用于连接所述框体,所述隔热型材(24)的外表面用于接触所述面板(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两个立柱和连接所述两个立柱的横梁(22),所述支撑杆(25)的两端连接所述两个立柱,所述横梁(22)设置有容置所述隔热型材(24)的一侧的限位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热件(11)的顶部设置有托板(14),所述托板(14)抵接支撑所述面板(1),所述下隔热件(11)远离所述框体的一侧设置有凸起(15),所述凸起(15)用于防止所述托板(14)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设置有容置所述托板(14)的边沿的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8)或第二安装部(12)具有贴合所述框体的安装面(16)、抵接所述框体的外沿的肩部(17),和/或,所述框体设置有容置和定位所述第一安装部(8)或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台阶部(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隔热件(7)或所述下隔热件(11)在背向所述面板(1)的一侧设置有批水胶条(19)、安装所述批水胶条(19)的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公柱体(4),另一个所述框体包括母柱体(5),所述公柱体(4)和所述母柱体(5)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的凹凸结构,和/或,所述框体包括主柱体(2)和副柱体(3),相邻的两个所述框体的所述主柱体(2)共用,所述副柱体(3)安装于所述主柱体(2),所述副柱体(3)设置所述结构胶(6)。

9.一种门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面板固定结构。

10.一种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面板固定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面板固定结构,所述面板(1)竖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隔热件(7)或所述下隔热件(11)包括中空的隔热型材(24)、位于所述隔热型材(24)内的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的两端用于连接所述框体,所述隔热型材(24)的外表面用于接触所述面板(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两个立柱和连接所述两个立柱的横梁(22),所述支撑杆(25)的两端连接所述两个立柱,所述横梁(22)设置有容置所述隔热型材(24)的一侧的限位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热件(11)的顶部设置有托板(14),所述托板(14)抵接支撑所述面板(1),所述下隔热件(11)远离所述框体的一侧设置有凸起(15),所述凸起(15)用于防止所述托板(14)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设置有容置所述托板(14)的边沿的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矫振清谢容成矫光哲董晚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鑫铭格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